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3章 遺留的眼線,最新的情報,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櫃左右看了看,然後進了屋,轉過了前堂,到了後院之中,便是坐了下來,和那個先前藏在車中的漢子說道:看來今日是出不去了……
車中的漢子說道:不行,必須出城!否則城中搜檢,到時候就真跑不掉了!
掌櫃的嘆息了一聲:這下麻煩了,張氏的人已經開始在城東城北搜查了,很快就會追查到城南來……
南鄭城,也算是大城,水經注中雲,週四十二里,城內有小城,南憑津流,北結環雉,金鏞漆井,皆漢所築……
之前潛藏在車中的漢子,便是原本張則府衙當中的一個書佐,名為成航,和雜貨鋪的掌櫃一樣,是屬於斐潛留在漢中的眼線。
成航在漢中的這一段時間,對於整個的漢中的情況,經濟,軍事的體系,藉著書佐的便利,向長安遞送出了不少的訊息……
在成航看來,漢中這裡的問題不少。
因為漢中即便是在西羌之亂和黃巾之變兩個東漢巨大的政治事件之中,也是相對的穩定,再加上漢中這裡的五斗米道雖然被斐潛所破,但是道教的氛圍還是很濃烈,這種在外人看來幾乎沒有什麼銳意進取的思想,使得漢中當地的土著演變出了一種外人看來非常奇怪的思維模式。
一方面來說這些漢中土著很驕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稱之為自大,從張則到最基層的普通兵卒,都認為驃騎對漢中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是不可想象的……
驃騎打不進來!上次?上次那是僥倖!
對啊,上次那是我們的錯麼?是張魯那小子沒用!
他們的想法有其歷史淵源,自從劉焉入川之後,東漢政府就對於漢中地區束手無策,後來即便是斐潛攻克了漢中,也有很人說其實是張則等人的配合,才使得斐潛可以順利的拿下漢中。
現在斐潛翻臉要推行這個政策,要改動那個方案,這不是斐潛的錯又是誰的錯?
現在漢中人活不下去了,造反了,還能怪誰?
秦嶺便是天然的隔斷,在地理上和心理上對於漢中人來說都有非常深刻的影響。
簡單來說,因為秦嶺和巴山的環抱,使得漢中人就像是被養在盅裡的蟲子一樣,對於外界的變化認知並不是非常的敏感,又使得這些人對於現狀很是滿意。
他們看到的就是眼前的這一些,在意的也只有眼前的這一切。
在另外一方面,這種封閉形態下的滿意,又使得這些人有一種在發展上的障礙,即便是這一次的叛亂,對於張則等人來說,也並不是為了進攻關中,或者說要爭奪天下,他們的最為重要的目標,依舊是割裂就好,缺乏一個大的戰略構想,只有無數隨時都可能變動的短期目標,並且相互影響……
對於這個問題,漢中人也隱隱約約有感覺到,所以在戰略上的缺失產生出來的不自信,就使得漢中這些反叛者覺得必須要拉扯到更多的盟友,有更多的支持者,才能證明其行為的正確性和安全性。
因此張則在這一次的叛亂之中,幾乎是忙著四處拉著同盟,就像是後世黑幫頭子拿著電話站在大街上搖人一樣,一開始還有些注意影響,不至於太過於囂張,到了後面就開始越搞越是離譜,甚至也不太在乎了,以至於八字才一撇的事情也順嘴說了出來。
說出來之後才發現事情不對,於是又立刻下令禁口令……
結果弄巧成拙。
如果不是張則等人的遮掩行為,說不得成航就當做一般的情報給忽略掉了,結果一下禁口令,至少要知道禁止說什麼罷?
成航就立刻意識到這個事情多少有幾分真的了,而且還很有可能在關鍵時間上,才導致了張則如此的失常。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想法,成航偷走了張則關於此事的文書,結果就被發現了。
但是現在成航面臨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就是他必須出城去尋找到另外的一條線,也就是走川蜀線的人,這也是他偷取文書的最重要的目的,因為口說無憑,沒有真實證據的話,對方肯定不會相信的。
正常來說,長安線和川蜀線是不相互溝通的,因為這會帶來高風險,但是在當下這種情況,也只能是啟動緊急的聯絡模式……
因為這封重要的文書,是關於川蜀的,如果說等到傳回關中再讓關中傳遞到川蜀,恐怕難免是慢了一步,可能會因此而生靈塗炭!
不行,今日必須出城!成航強調道。
城門封了,出不去!雜貨鋪的掌櫃說道,要不先躲地窖裡,等解封了再出去?
成航思索了一下,搖了搖頭,不行,張氏的人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