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6章 想一想,練一練,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斐蓁說完,又不緊不慢的說道,儒家之言,以人治政,以德約民,然則道德之事,全憑一心,看似美好,然則無用……君明臣賢,自是極好,然則世間多有貪婪狂妄之輩,豈可仰其德乎?
法家重責,無法禁則不罪,然法在後,罪在先,又罪無窮也,法典乏之,舊罪未彌,新罪又生,故僅以法治,久之必亂也……斐潛緩緩的繼續說著,為上之道,便是任選賢才,以人佈政,以法制人,人在法先,罪生法進……
在後世的時候,斐潛也是一度以為純粹的法治才是好的,而人治都是壞的,但是世間萬事萬物,豈有純粹的好壞之分?其實從整個華夏社會的角度看,對於大漢王朝來說,一個好的人治社會,是比單純的法治更為有效的。
後世大部分鼓吹法治無敵論法治公正說的那些所謂公知,也不過是受到了西方影響罷了,他們只負責鼓吹,並不關心在過程當中產生出來的各種奇葩的案例。當越來越多合法卻不合理的案件一個個的出現,原本維護整體社會運作的價值觀以及道德體系,就轟然崩塌……
當一個人用合法但是不合理的手段,一次次的強行插隊佔到便宜的時候,這個人以後會老老實實去排隊麼?
故當人治?斐蓁漱口完了,疑惑的問道。
黃月英敲了敲斐蓁的腦袋,你父親都說那麼明白了,你怎麼還不明白?不管人治法治,皆需賢才!賢才為本,治理為末!若得其賢,何須理會人治法治?便如人之手足,你說是手有用還是足有用?只用一個行不行?
斐潛微微點頭,這就是後世為什麼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國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加強宣傳什麼榮恥啊的原因,只是可惜一些人都被西方忽悠瘸了,認為只有像是西方那樣的法治才能叫做法治……
西方的法治叫做法治麼?
其實改名叫做錢治或許更貼切?
河東之事,其實非常簡單……之所以特意留到現在,便是為了讓你看清楚,人和法之間,當如何處理……斐潛摸了摸斐蓁的腦袋,又回到了斐氏的第三個秘訣……
分人事!斐蓁應聲道。
對,好了,去更衣罷……然後等我露面的時候,你就躲在屏風後面……斐潛笑著說道,去罷,去罷……
斐蓁興高采烈的去更衣了。
黃月英看著斐潛,然後一拜,有勞夫君多費心了……
斐潛伸過手去,握住了黃月英的手,這是應該的……做父母的,不就是要將經驗傳給孩子,讓孩子少吃一些父母吃過的虧麼?
這真不是斐潛的客氣話。
斐潛比漢代人多了上千年的知識體系當中,有一塊內容,叫做教育學……
之前是斐潛一直都比較忙,而現在比較有時間了,自然就要運用在斐蓁的身上。
父母永遠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讓孩子去做什麼,只要說父母在前面帶著頭去做,那麼孩子多半也會跟著去做……
斐潛吃粗糧,斐蓁雖然哭著喊著,但是也慢慢的接受了和斐潛一同吃粗糧。
斐潛睡草榻木板床,斐蓁也就跟著一同睡在了行軍帳篷中。
騎馬。
摔跤。
沒有自己一天到晚捧著手機刷影片,卻叫孩子多學習,也沒有打牌賭博喝酒鬥毆,卻罵孩子不學好……
所以自然教起來的就快,小孩也願意跟著學。
斐潛一家子在慢悠悠的吃著早餐聊天的時候,獲得了訊息的裴茂便是連早脯都來不及吃完,便是急急從隔壁的縣城官廨之中趕到了府衙之前,然後還沒有待多久,張時也聽聞了訊息,幾近於氣急敗壞的趕來了。
裴巨光!張時戟指著裴茂,不想汝竟然如此下作!誣陷於某!
裴茂翻了翻眼皮,懶得和張時說什麼。
就像是大多數喜歡插隊的人都最討厭被別人插隊一樣,幹過誣陷他人這種事情的張時也及其厭惡別人對他的誣陷。
散開!都散開!張時揮動著手臂,來人啊!將此等刁民全數驅走!
張時帶來的那兩個手下應了一聲,但是走了兩步卻遲疑著停了下來,因為他們看到在府衙之前驃騎將軍直屬護衛投過來的那種冰冷的目光……
張侍中……裴茂在一旁不鹹不淡的說道,此時此地,已非河東府衙,乃驃騎行轅……張侍中可是要想好了……
……張時幾乎是想要抓狂,可是又不得不忍住了,然後惡狠狠的盯著在場的每一個百姓,似乎是要將這些百姓每一個人的相貌都牢牢的記在心中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