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7章 雞飛狗跳,風口之豬,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不管怎樣,這一次的蝗災竟然沒有影響多嚴重,關中大部分的莊禾,都得到了及時的收穫,損失的也只有左馮翊的一部分田地,並沒有這些士族子弟料想的蔓延三輔那麼嚴重……
然後這僅僅是開始。
旋即驃騎將軍便下令開放位於左馮翊的軍屯糧倉,在留足了兵卒口糧之後,剩餘的糧食統一由龐統負責調配,進行賑災。同時直尹監的女官正式全數下達左馮翊,核查統計左馮翊的受災人口,清查受災狀況,定災後補助,並彙編成冊再送長安申報核查。
驃騎將軍府衙將會根據左馮翊報送的帳冊而制訂方案調撥銀錢糧草,另外,左馮翊的一系列舉措也同樣到了河東區域,當地大戶裴氏也配合,一方面要妥善安撫災民,另外一方面要協助災民重建,使得原本已經有出現難民流動的區域重新穩定了下來。
潼關則是做好了接收、安置、隔離難民等等的事宜,開始接收從河洛和兗州陳留左近而來的流民……
同時驃騎將軍府斐潛還讓棗祗派遣出大量的農學士,協助淳于縈對於蝗蟲落腳地開始清除蟲卵和深耕,爭取不耽誤明年的春耕。
另外,驃騎將軍府還下達了軍令,讓地方駐守的兵卒一同協助地方官吏,對於災區恢復耕作工作要全力協助,必要的時候,可以派駐軍參與燒荒、開墾、翻耕等等工作……
從驃騎將軍府衙傳出來的一系列的命令,讓人目不暇接,在傳遞和執行這些命令的時候,也不得不對於驃騎將軍斐潛表示歎服……
看著這個架勢,竟然是如此的有條不紊絲毫不亂,就像是驃騎將軍斐潛已經經歷過十幾次的天災似的,有了豐富的應對經驗一般。
在這樣的年代之中,就連箍個木桶都是不輕易傳授的技能,像是驃騎將軍斐潛這樣面對災情的冷靜和全面的處理,似乎是無師自通一般,難道說真的就有天授之人的存在?
當一部分人意識到了似乎難不倒斐潛之後,一些善於周旋計程車族子弟立刻採取了行動,從各個隱秘的倉庫之中搬出了一些錢糧,然後送到了驃騎將軍府來,長長的車馬從府衙門口一直綿延到了道路外面,一大群身穿錦袍頭戴頭冠的大小官吏按照地位高低排列著,就是為了能和驃騎將軍見個面,說上兩句話,刷上一些存在感……
當然,最重要的是以這樣的行動來表示一個態度,他們是支援驃騎將軍的,是擁護斐潛的,之前那些所謂在市井上的謠言,他們根本沒有參與,不知道也不清楚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人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他們或許真的沒有參與此事,只是只是安靜地觀察事態的進展,等待著最後的結果,從他們為自己的仕途前景的考慮來看,這樣做無疑是正確的。可從他們擔負的責任來來看,這樣做又無疑是錯誤的,一個含混模糊的立場必然會影響到他們處置日常公務的態度,從而造成地方上的很多亟需要解決的問題被拖延擱置起來。要是在平常時候,這樣做或許不會帶來太大的問題,可在某些特殊的局勢下,就像是當下的災害的時候,就往往會被放大,最終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斐潛其實也不是一開始就熟練的像個機器的……
當年剛剛到了平陽的時候,斐潛作為一個剛剛走上政治舞臺的新手,面對的又是一塊經歷過戰陣,荒涼且廢耕許久的土地,連城市都是一片廢墟,從他踏進平陽城中的那一刻,就被無數亟待處理的事情給淹沒了。
勞軍、撫卹、賞賚、安置,光是一堆軍務上的事情就足夠繁重了,還要加上民政方面的事情,而且那個時候身邊只有一個杜遠和賈衢,都是生手,真的是忙得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不過也是那一段時間的經驗,所以才有當下斐潛看起來舉重若輕的各種命令和舉措。
這一件事情,也讓斐潛意識到,其實別看現在自己拿到了西京尚書檯,似乎根基穩健,其實依舊還是很多人在騎牆。
說起來,群體意志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東西,有時候會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件所牽引,也有的時候會因為良知而改變,但是大多數時候,群體意志就是一個最大的騎牆派,什麼時候便了風向,便往那一邊倒。
利益就是風。
風來了,豬都能飛。
當然也就包括豬身邊蹲位更小一些的雞犬。
所以當風猛然間停下來的時候,請問是豬先掉下來,還是雞,亦或是犬?
斐潛仰頭望天,就好像天上有好多豬,犬,雞在飛一樣。
人,天生下來,就是要吃東西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