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2章 鄉老祝願,恩試開考,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處,杜遠多少有些熱淚盈眶,然後又是說了一些勉勵的話語,比如要好生考試,延續傳統,發揚先祖的榮光之類的話。

杜遠長子杜鈺,也帶著一同而行的西河學子,一起拜謝。

次日出發的時候,場面更是隆重。雖然說因為秋天日短的原因,儘可能要早一些出發,所以啟程的時候才剛剛天明,但是昨日海吃胡喝了一頓的西河官宦人眾,依舊是早早就起來,換上了正式的服裝,前來給杜鈺等人送行,一路上叮囑這個,囑咐那個,若是不能擅離職守,簡直是恨不得一路跟著去長安一般。

大部分的考生年齡都不算很大,所以這樣的事情多少有些手足無措,唯唯諾諾的不知道說一些什麼或者做一些什麼,唯有杜鈺年歲大一些,最終帶領著全體考生給鄉老叩謝拜別,也讓杜遠老懷欣慰不少。

送了又送,但是終須一別,考生紛紛踏上征程,身後便是親友的一片祝福叮囑之聲,而這個聲音,或許就這樣,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盈盈繞繞,直至千年之後,依舊不時響起。

除了西河的學子之外,還有其他各地郡縣的,只要能趕得來的,自然是或早或晚,或是提前熟悉場地,或是到了考期了才踩著點到,反正是陸陸續續都往長安彙集。

像是杜鈺這一波,都算是去得比較晚的了。

原先在長安的考試,場所是比較簡陋的,因為參考的人是越來越多,所以一般的庭院都放不下,所以乾脆就都是在城外圍起來一塊地皮來考,條件自然可想而知,即便是搭建了一些臨時的考棚,也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泥土的芬芳和蚊蟲的擁抱,還有那些摳鼻子摳腳丫放屁漏尿的都不提了,還有些人心理素質不行,緊張到上吐下瀉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水土不服,再加上臨場一慌,壓力又大,才會出現的極端反應,但是隻要有一兩個,那麼周邊的考生就算是倒了血黴了。

不過今年就好很多了,青龍寺建成之後,便有了充裕的空間和場地,可以容納數目龐大的考生參加考試,同時更好一點的至少有地方遮風避雨,不至於要在泥地之中掙扎了。

終於是到了臨考的時日,長安城中街道全數都有兵卒把守,有錢的人家子弟,便是乘坐自家的車架前往龍首原,沒錢的學子也可以到城外排隊,有專門的免費車輛來回接送,當然車輛的條件就是一般了,或是馬車或是牛車,反正一輛車坐滿了就走。

現如今參加驃騎的考試的人,大部分都是比較年輕的一輩,但是也漸漸出現了一些年歲較大一些的,當然還沒有像是後世科舉六十童生七十舉人的情況。

第一波自然依舊還是經科,參考的人佔據絕大多數。算科麼要等到經科考完了,張榜公佈之後才開考。因為這年頭專研經文的還是主***通算術的並不多,所以層面上相差許多,兩個科目不是同一個級別的。

等到了這些考生漸漸彙集在了青龍寺大廣場之中的時候,便由著兵卒引導著列隊,一個個的站好。筆墨由考生自己帶,紙張則是由驃騎提供,當然,如果說沒帶筆墨的,考場之中也備有一些,但是順不順手,好不好用就不能有什麼太多的要求了。

荀攸頭戴進賢冠,身穿紅黑色的朝服,腰間配著綬帶,顯得端莊大氣,雍容華貴,等到差不多時辰到了,荀攸便開始訓話,大體上無非是讚頌一下驃騎將軍,講述一下考場紀律什麼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然後就安排考生入場。

這個時候,還沒有具體形成什麼八股的規矩,所以怎麼考也都是斐潛說了算,這一次的考試,是前後三場,分為正試,然後隔一天補遺,最後再隔一天面復。

只要是正試的這一場考中了,就不用參加第二場的補遺,直接等最後一天的面復就可以了,但第一場考砸了的,還可以參加第二次的補遺,算是給這些考生,或是緊張沒發揮好,又或是臨場卡殼了的,多少再一次的機會。

當然,如果是兩場都考不好,沒有用撈到最後面復的機會的,那也怪不了旁人,亦或是責怪筆太硬太軟,坐席太柔太扎,聲音太大太小什麼的,只能乖乖等下一次的考試機會了……

因為沒有考什麼背誦默寫的題目,而是斐潛臨時定下來的題目,所以小抄什麼的根本沒有什麼意義,當然也有可能押題猜題什麼的,然後事先寫好背好的,但是一來巡查得嚴,外圈有兵卒,場中有巡考主考;二來即便是到了後世,也少不了考前猜題然後有幾個蒙中的,所以也沒有像是後世一樣要脫衣搜查什麼的。

杜鈺因為多少算是體制內的,因此也有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