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0章 懶政怠政,車船研發,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該做的事情,依舊要做,其他官吏對於他的觀感如何,龐統不在乎,因為他知道,這些事情,從他跟著斐潛的那一天開始,就是他的責任,他所要做的事情。
進了政務堂,荀攸抬眼看了看龐統,手中沒有停,只是點了點頭,算是見禮了。
龐統也微微點頭回禮,然後在另外一側坐下,揮揮手先將堂內閒雜人手都趕了出去,然後說道:主公奮而平災,奈何又生人禍!此番種種,將主公之恩,置於何地?
荀攸將手頭上的行文批覆完,然後放下了筆,也是苦笑了一下,說道:鄭縣縣令先是撫卹亡者,後又責了主薄,判罰小吏過失之罪,小吏當夜便自懸於獄中……倒是抹得乾淨平穩……
龐統冷笑道:此等齷齪小吏,多是替死之人!若是深查,定有侵佔,挪用之事!
這種伎倆,在官場上簡直就是再常見不過,知道上頭要查了,然後都安排好了替死鬼,若是什麼都沒查到,自然各自歡喜,替死鬼便暫且收著養著,等下一次再說,若是查出什麼問題來,便全數往替死鬼身上一推……
反正死人不會替自己辯解,追查也追查不下去,等到風頭過去,自然又是一條撈錢的好漢。
魚肉百姓,欺瞞中臺,三輔之地,方穩幾歲?便有如此兇惡貪腐之輩衍生!龐統依舊怒聲道,今日貪食災糧,異日是否連軍用也是盡墨?!
荀攸嘆息一聲,說道:今日論之事,乃沉痾舊病也,非一日之寒,亦非一日之功也……荀攸自然也是知道這些事情,對於貪腐,荀攸同樣也是看不過去,但是他覺得若是處置了鄭縣縣令,那麼賑災工作又有誰來做?所以荀攸覺得現在先維持著,至少等鄭縣將這個事情做完了再進行處理。
政事堂中的荀攸和龐統的意見不怎麼統一,但是在驃騎將軍府的後院之內,又是另外的一番的光景。
諸吏之所以怠慢中臺,輕率從事,無非公事輕簡,虛祿不稱,忝受恩養,失之根本也……斐潛緩緩的說道,此乃官宦弊端,絕非鄭縣一人爾。
雖然很遺憾,但是斐潛聽到了鄭縣發生的事情之後,並沒有因此而產生極大的憤慨,甚至沒有了當年在雒陽城下悲天憫人的那種傷懷,而是考慮到了階級和鬥爭。
黃月英聽到斐潛這番話,倒是頗有些認同感,她本身就覺得即便是處理了鄭縣這一個人,也沒有多少的作用,因為西羌打了多少年?大漢在這些年頭擼掉的官職還少麼?但是一年又一年,貪官還是那麼多,腐吏依舊那麼猖獗,絲毫不見得又什麼減少,處理鄭縣之後或許會收斂一陣,但是也就是一陣而已……
孔師言,君子當三省,然為者幾何?斐潛呵呵笑笑,春秋有變,日月更迭,禮雖常設,難就時宜。大漢之初,少有定製,遇事則增,輒制儀律,至今已是繁瑣難引。某雖有心改之,然世道俗眾,不免浪言,故用參律。此事全於預料之中,當為之時也……
預料之中?黃月英看著斐潛,夫君早有意料?
斐潛點了點頭。
太陽之下,原本就沒有什麼新鮮事。
什麼叫做以史為鑑,就是因為歷史這個玩意,就是一根螺旋式上升的彈簧,有時候看著就會發現似乎低下和上面,都有一根映照出來的影子一般。
由階級而制定的律法,本身就是政治形態一個非常嚴肅且莊重的展現,哪裡能夠漏洞百出,隨意對付,甚至是可以視之不見,肆意解釋?
可是問題是,封建王朝之中,就是這麼糊塗。
就像是某某專政制度,具體不是看擺在上面的名頭,而是要看具體代表專政的那些人的構成,大地主階級佔據主要地位,就是地主階級專政,縱然叫一個古典皿煮宮合制,也實際上是地主階級專政,如果說是大資產大企業家佔據了代表席位的多數,那麼就是……
那麼,鄭縣出了問題,是不是斐潛治下的所有官吏都有問題呢?
也不見得。
但是鄭縣的事情,卻展現出了一個橫貫古今中外的歷史性的問題。
其實,在貪腐官吏這種最終形態出現之前,還有一箇中間的過度狀態,就是所謂的怠政懶政。怠政懶政的官吏是不是腐敗的官吏,未必能算,但是怠政懶政確實是一種常見的形態,造成的各種後果,也不見得比腐敗的官吏好上多少。
怠政懶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想揹負責任,利益倒是其次的東西。
就像是後世疫情過後,各個高校開展的所謂封閉式的管理的官吏,若說其全數都和高校內部的商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