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92章 舊時舊路,新年新途,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經是太興四年了啊……

長安驃騎的行為,就像是旋渦的中心,一點點的小動作,都會牽扯到周邊的人和事情。對於在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出現的許多事件,似乎都和斐潛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絡。

若是掰著手指頭算算,驃騎將軍斐潛已經讓許多東西發生了變化,而這些變化,往往又都是似乎順其自然就發生了,然後很多人就看著,竟然還能這樣?

尤其是西京尚書檯。

那一次在許縣城下的議和,乍看起來,確實是有些令人感覺意外,並且多少有些似乎兒戲一般的味道,然而現在看來,驃騎將軍的西京尚書檯,確實是一步好棋。

正常來說,兵臨城下了,即便是真的要議和,也是要老虎大開口一般,不咬得鮮血淋漓,血肉模糊怕是不會鬆口的,然而斐潛只是要了一個這樣的職位,便算是撤軍了。

大漢原本就是有西京東京之別,在光武帝之後,西京長安也長期存在著二朝堂,也有皇宮等等設施,所以當斐潛要一個西京尚書檯的機構名稱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很划算的,畢竟不需要讓步太多,冊封一下也不會有多少損失,畢竟斐潛已經實際性的佔據了長安三輔,難道說不冊封這樣的西京尚書檯,斐潛自個兒就不能自封一個麼?

所以,相對來說,丟擲一個西京尚書檯的名頭,似乎也問題不大。

但是現在看來,誰也想不到一個西京尚書檯,斐潛竟然能折騰出那麼多的花樣來……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在許縣的這個正兒八經的尚書檯,就沒有辦法做到像是斐潛那樣呢?

當初斐潛還在北地之時,地不過一偏遠之郡,兵不過萬,將不滿拾,然後就能縱橫南北東西,可是那個時候的曹操,已經是一州刺史,然後就是州牧,手下青州兵三十萬,嗯,數目是吹的,但是至少也有數萬的精兵,為何就沒有能想斐潛那樣,反倒是現在似乎有些……瞻前顧後,束手束腳?

這讓劉協難以理解。

有時候劉協確實會想起,當初自己如果留在北地會怎樣……

不是斐潛不好,也不是當時劉協跟斐潛之間有什麼矛盾,而是那個時候斐潛的地盤確實並不大,而劉協自己當初心中想著的是像是光武帝一般的中興漢室,那麼到豫州,沿著光武帝當年的路線走,不是更為穩妥麼?

然後問題又來了,為什麼當初光武帝能走出來的道路,到了劉協現在這裡就走不動,也走不通了呢?

這讓劉協非常頭疼。

如果這個時候有彈幕飄過,想必大多都是大人,時代變了,或是+1、+404、+等等……

是的,時代變了。

說起來就幾個字,也似乎是一個真理,但是如果論及具體什麼是時代,又是有什麼變了?怕是剛才的彈幕立刻就會消停下來……

其實在劉秀之前,不光有王莽,還有一個人,叫做劉玄。之前劉協以為他是劉秀,而死去的兄長劉辯應該就是劉玄,但是現在看來,他似乎才是大多數人心中的那個劉玄,而許多人也想著去當劉秀,比如曹操。

或者斐潛也在這麼想著。

還有其他的人,很多人,雖然頭低著,但是心卻高高的揚著。

爾等……劉協捏著拳頭,低聲自語,怎麼敢如此……大膽……

這個天下,不應該就是姓劉,世世代代都姓劉麼?什麼時候開始,這些異性,啊呸,異姓的臣子,一個個都膽敢盯著丹階之上的位置了呢?

若是按照現在的情形來看,出了袁紹袁術兩個人之外,似乎並沒有人直接表露出這樣的想法,似乎都尊重大漢王朝,尊重他這個漢家天子,但是麼,這樣的尊重,其實都是有限度的,而且似乎在不斷的降低,似乎遲早有一天會一路降到底。

劉協心中最初是不願意承認這一點的,他原先是覺得自己就是天子,是上天氣運眷顧之人,所以他應該都是會遇難成祥,即便是有些風雨,也無傷大雅的,然而,現實世界就惡狠狠的給了劉協好幾個巴掌,打得他暈頭轉向。

劉協這才真正沉下心來,或者說,丟掉了之前的一些天真的想法,比較認真一些的開始觀察和思考起來,至少比他在長安的時候要更認真,想得更多一些。

劉協記得,他在長安的時候,還找過斐潛,大大的暢談一番關於他自己的治國理論,現在想想,那個時候低頭附和,似乎很是讚許同意的斐潛,恐怕是在心中批駁不已罷?

為什麼那個時候斐潛不願意說,不願意糾正自己的想法呢?劉協低聲嘀咕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