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25章 一個註定產生的背叛,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陵,江東水軍大營。
『莫非算錯了?』朱治心中頗為鬱悶。
佈局不能完美的情況下,失敗是常有事情,畢竟從一開始,機會就不大。
朱治自我安慰著,覺得這並不是他自己的錯。
他認為他已經盡力了……
可不是麼,連朱然都搭進去了,也不知道川蜀軍能不能留朱然一條命?
雖然朱然不是親生子,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更勝親生,真要讓朱治一咬牙一跺腳,那還真做不出來。
這一次江東打輸了,也不算是輸了多少。
畢竟江東失去的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機會,他朱治可是會失去了愛……咳咳,愛子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治的心理建設漸漸完善起來。
說一千道一萬,都是旁人的錯。
但是要說朱治對於這一次戰事就完全沒有遺憾,那也不對。
只是他年歲已經大了,心思也更多的是放在家族基業繼承之上,對於拼搏麼,自然就慢慢的淡了些。趁著天下大亂,將自己的門楣往上拔一拔,等到天下大定的時候,自己也可以和其他世家平起平坐了。
這才是朱治心中的終極目標。
至於江東,或是天下,那就是附贈品,能有當然最好,但是沒有也無所謂。
從一開始接受這個江東都督以來,雖然展現出來還比較的強悍,但是實際上朱治清楚,江東不成氣候,即便是將朱治自己全家老小都搭進去,又有什麼用?江東不是姓朱的,只有在吳郡的朱家才姓朱!
按照道理來說,江東軍在魚覆敗退,還有多處的退守要點,比如秭歸等,都可以成為重新站穩腳跟,進行組織反攻的基地,但是朱治依舊是選擇了直接一路退回江陵。
朱治甚至連和周泰進行配合一下的想法都沒有,便是將秭歸和一部分殘兵直接丟給了周泰,徑直返回了江陵。
雖然對外宣稱是朱治受傷,但是實際上朱治現在已經完全不把心思放在西邊的川蜀了,而是盯上了江陵。
因為江陵才是江東所求的根本。
準確的說,是江東士族目前最大利益所在。
朱治不懂得什麼叫做邊際效用遞減,但是他清楚,當下獲得江陵之地的收益率,明顯要比獲得川蜀要更大。
奪取江陵,消耗小收穫多,而進軍川蜀,路途時間都長,還不一定能取得什麼大的利益。
當然,如果真的能夠像是周瑜所計劃的那樣,取得川東川西,囊括江陵江東,那當然是極好的。如此一來,江東將完全控制上下游,可以利用船隻上的優勢,組建出一條完整的長江防線……
咳咳。
長江防線。
嗯,沒錯,江東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爭霸。
就連魚醬也是止步於二分天下,進一步的一統全國根本就不敢去想。
當然也有可能歷史上魚醬死的太早,以至於謀略不全。
而即便是建設這麼一條防禦線的設想,在江東士族心中,也並不樂意,對於這些江東士族來說,他們最大的利益點,並不是川蜀,而是江陵。
川蜀太遠,而江陵很近。
歷史上劉備夷陵之戰,其實爭奪的點不是夷陵,依舊是江陵。因為江陵是江東的上游,直接影響到了孫權以及江東士族的本土防禦線,所以這一塊的區域是相當重要。
換句話說,如果孫策還在,他可能會選擇出擊淮南一帶,控制淮水,統治在江淮之間,然後威脅許,洛等中原地區,江陵就不會影響到江東國運了。
只可惜孫策早死,所以江東士族絕對不會放任孫家在江淮擴大影響。
當下朱治選擇直接退守江陵,就非常好理解了。
這是江東的底線。
也是朱治的底線。
所以歷史上江東為什麼一直不願意在淮泗一帶開闢第二戰場,一方面是淮泗一帶確實不如江陵富庶,地形地貌也不像是後世那麼寬闊平坦,而是以沼澤灘塗居多,另外一方面則是孫氏是淮泗出身,因此江東軍只要孫權在淮泗稍微取得一點成績,就立刻會開始擺爛,從根子上掐斷孫氏再次壯大的機會。
朱治退回了江陵,但是在夷陵還留有一部分的人馬,扼守住江陵的門戶,但是他清楚,夷陵抵擋不住多久,關鍵這些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敗了!
訊息傳遞到江東,必然會引發滔天巨浪!
朱治甚至能夠想象得到,在江東之處的孫權越來越是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