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29章 民,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染的,在連續幾聲高呼之後,就連在附近經過的百姓也紛紛的加入了響應的佇列之中,場面頓時十分的熱鬧。
『是誰給我們的戰袍?!』
『是驃騎!』
『是誰給我們的兵餉?!』
『是驃騎!!』
『是誰給我們的勝利?!』
『驃騎!驃騎!!』
『驃騎!萬勝!萬勝!驃騎!』
『哦哦哦……』
韋康又臉色複雜的看著他們。
他今天只是出來閒逛的,畢竟他已經有很長的時間都悶在家裡了,但是他沒想到才剛出來不久,就看見了讓他心中越發堵得慌的情景。
說實話,韋康現在謹小慎微,謹言慎行,沒辦法天天將我爸是韋端掛在嘴邊,難道就舒服快樂麼?
顯然不可能。
可是在眼前如此的氛圍之中,韋康只能緊緊的閉上嘴,連呼吸都不敢大聲,他害怕萬一從嘴裡蹦出了一些什麼不妥的詞語來,說不得就被這些狂熱的傢伙直接捶成生活不能自理……
像是他弟弟一樣。
直至等韋康默默的走過了很遠,回頭再看喧囂的戲臺和人群的時候,韋康才緩緩的,有些艱難的吐出一口氣。
他太難了。
和韋康一樣難的人還有很多,他只是這一段時間以來,在長安三輔之中原本士族子弟的一個縮影。韋康的不適應,是因為韋康不想要改變。
這和純粹的『脫』下長衫並不相同。
畢竟想要『脫』,先要有得『脫』。
對於韋康這樣的人,斐潛還是非常寬容的,並沒有站在高處譏諷,也沒有表示給韋康一個日賺九千的機會還不好好把握,而是提供了另外一件長衫,只可惜韋康一直都不願意換上而已。
畢竟當下整個大漢環境就是如此,能穿長衫的依舊很少,並不像是後世明清時期,長衫成為了皇帝的新衣,以為有穿上,實際上並沒有,也就根本談不上脫不脫。
當然,也有一些士族子弟如同杜畿一般,適應了新時代的變化,並且投身其中。
至於大漢當下這個時代的民眾百姓,在更多的時間內就是茫然的追隨者,並不清楚政治的變動,制度的變化,他們更多的只是知道每天吃的飯穿的衣燒的柴火是不是比原來更便宜更好了,還是更貴更差了……
『都他孃的怪棗子敬……』
韋康遠遠的看著,然後低聲嘟囔。
韋氏家族是比較崇尚傳統的,所以他們的產業自然也是傳統的農業相關居多,可是棗祗對於關中三輔的農業發展起了極大的作用,使得韋氏,以及類似於韋氏這樣撲在農業上吸血斂財的家族,收益率明顯下降了。
民眾有了更多的吃食,就有閒工夫思考這個,想著那個,怨氣也比較容易被安撫下來,所以當老兵在戲臺上高呼驃騎的時候,也才有那麼多的百姓會跟著喊,否則肚中空空,飢火難耐,哪有什麼時間和精力來喊口號?也使得在某些時候有人想要煽動這些三輔百姓,結果不是根本沒人聽,要麼就是直接被一頓胖揍。
世道艱難啊!
韋康感慨萬千。
要知道,往常春耕過後,青黃不接的時候,是韋氏他們最開心的時間,因為這個時候會有大量的農夫因為沒有儲蓄,不得不來找韋氏進行借貸,而且還要感謝韋氏,畢竟只有大善人才會願意借錢給他們。
大善人的貸款,不僅是借貸方便,而且還款時間長,想要還個二三十年都是沒有問題,最好是能掏空百姓的八個錢包,讓他們生生死死世世代代都在還貸……
雖然漢代對於放貸會收取貰貸稅,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即便是短時間內漢景帝等對於這些放貸之人課稅,但是一陣風過去之後,該幹啥還是幹啥。
可惜,這麼美妙的事情,竟然被斐潛和棗祗給破壞了。
韋康不敢罵斐潛,可不是隻能是罵棗祗了麼?
罵棗祗破壞了華夏千年傳承,抹平了大漢三四百年的努力。
當然,並不是大漢之中所有計程車族子弟,都是貪婪的,但是絕大多數的舊士族,尤其是依靠土地而生存計程車族鄉紳,在壯大之時必然會走上這一條吸血的道路。
韋康沒了閒逛的心思,回了家,坐在廳堂之中,就像是一個腐朽的雕像,昔日的色彩蛻去之後,顯露出來的不過就是泥胚朽木而已。
韋端走了進來,看見韋康一副痴呆模樣,便是氣不打一處來,『豎子!又是作何醜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