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75章 先後之別,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的不是計策,也不是指揮,而是執行!
兵卒的執行。
雖然說驃騎軍前期在中條山大營之處,前前後後加起來也有近千的兵馬傷亡,可是驃騎兵卒顯然並沒有受到士氣上的影響。
不是說驃騎兵卒都已經進化到了不畏懼生死的程度,而是斐潛在對待傷兵,以及治療傷亡的後勤保障上,已經做到了這個時代的極致,甚至是超越了這個時代。
上了戰場,誰都知道刀槍無眼,誰都清楚生死有命,可是真的受傷的時候,還是希望身邊有人會來治療自己,會盡一切辦法延續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像一塊臭肉一樣,丟在垃圾堆裡面……
沒錯,現在驃騎軍的攻城器械還沒能趕上來,但是驃騎軍兵卒的素質,體能,以及對於整個戰場的相互配合、掩護、協同,卻遠遠的超過了曹軍兵卒,這就使得曹軍兵卒在這兩天的時間裡面越來越是吃力!
雖然說這兩天的時間,驃騎軍沒有對於中條山的營地發動決定性的攻擊,但是也將中條山中圈和外圈的曹軍情況,虛實佈置摸了個大概。
曹軍佈置,和呂常所獻的佈防圖大體上是吻合的。
已經查明,中條山正面北道口固守的曹軍兵卒大約在四千人上下,兩翼則是減半,沿著中條山道沿途都有佈置,後勤營地也在山道深處。
沿途還有三四個營盤,各駐兵五百到千人不等。
另有兩條小路,也被曹軍的兵卒截斷了,探哨根本過不去,只能憑著令旗和帳篷的多寡,大致推算出在這兩條路上堵口子的敵人還有千人左右。
整體上和呂常所說的萬人規模相差不多,不過也有一些細節配對不上……
這兩天,許褚和司馬懿相互配合,調配兵卒,派遣部隊,忙得幾乎連吃飯睡覺的工夫都沒有,而斐潛同樣也沒有閒著,他一面要處理從後方遞送而來的各種行文,同時還要針對於曹軍當下的情況,制定整體的進攻計劃。
事實上,經過這兩天的辛苦勞累,斐潛成功的將曹軍中條山大營拖到了自己的節奏當中。
跟著對方的節奏走,肯定會倒黴,所以雙方都是在儘可能的搶節奏,可是曹軍兵卒的體能素質等等,開始跟不上了。
戰鬥,是一件非常消耗體力的事情,一場激烈的戰鬥下來,人直接累癱了,是常見的情況。
可是有較強的體力基礎,較好的生活條件,較強的訓練基礎的驃騎兵卒,就能比曹軍恢復得更快!
曹軍兵卒吃的是什麼?
一般的兵卒,大概都是低階的碳水。
然後配上一些鹹菜。
至於肉類,就算是有,也是袖珍形態的。正不正經的肉,就不好說了。
甚至連這種食物配比,普通兵卒都未必能吃飽。
高階一些的軍校士官,吃得就好多了。
而更高階別的校尉將領,那就是專門灶臺,專門配置的庖丁,就算是最為粗糙的麥飯,也是經過篩選的,不會混雜進去砂石或者蟲子。
曹軍上下的等級森嚴,在吃食上的差別對待,有利於統治管理,但是到了現在就顯現出了其中的弊病。
而對於驃騎軍來說,因為牛馬飼養的規模化推廣,這些驃騎軍兵卒至少在吃上肉的機率和數量上,遠遠超出了曹軍兵卒!
所以雙方在體能上的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戰鬥的消耗,漸漸的被拉大了。
斐潛帶著黃旭,以及一隊護衛,到了臨時的伙房營地。
這兩天這臨時的伙房的鍋釜,都沒有停下來過。
因為持續騷擾和侵襲曹軍中條山大營的戰術,所以這裡一批兵卒吃完了奔上前線,可能下一批退回來的兵卒就會過來吃飯休整,所以也沒有什麼兩餐三餐的概念,時時刻刻都準備有蒸饃和熱湯,兵卒坐下來就能吃一些。
斐潛來的時候,正好也有一些兵卒端著碗,或是站著,或是蹲著,正在吃飯,見到了斐潛前來,不由得都是停了下來。
有軍校士官上前,斐潛笑著,隨口叫他們的大號渾名。
『張家小子,別光顧著笑,湯都撒了!』
『劉二郎,你衣袍破成這樣,屁股蛋子都露出來了,趕緊吃完去後營領件新的……』
『李仲業!這回給家裡的置下產業了沒有?』
斐潛拉家常一樣,隨走隨說。
那些被他點名的軍校士官,或是嘿嘿傻笑,或是激動的湯水都撒到了身上,也有的忙不迭的表示要繼續奮戰,不破曹軍死不旋踵等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