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91章 大家一起猜,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工匠的指點,在山道上拆除破壞了原先曹軍設下,但是沒能引爆的火藥埋藏點,但是為了穩妥起見,斐潛還是讓人在大小山道上仔細排查,確保大部隊透過的時候萬無一失。
潼關派來聯絡的軍校也上報了最新的戰況。
曹軍在曹操的直接指揮之下且戰且退,龐統等人沒能夠佔到什麼大便宜。
現如今,如果斐潛想要將曹操堵在河洛,就必須配合潼關迅速出兵,從太行山南側進軍河內,然後截斷曹操迴歸山東的道路。
可是從太行山南側,出軹關……
並不是什麼上策。
唐宋之前,華夏朝代大多定都於長安、河南洛陽周邊區域。由此,形成了華夏古代歷史上主要的幾個戰略區域,也就是關中、河東、河南、河內四大區域。
關中,就不必提了,然後就是河東,也就是現在斐潛所在的位置。
河南,不是豫州,而是河洛一帶,包括雒陽在內,是曹操當下軍隊所在之地。
河內,就是大河以北、太行山以南、以東的區域。
現在的戰局,重心已經漸漸的從潼關河東,漸漸的轉變成了『兩都』之戰。
長安,雒陽。
軹關就是河內和河東之間的孔道。
從關中可以渡河到河東,然後從河東過軹關到河內,再從河內渡孟津到河洛之地,幾乎可以說一個小小的軹關,能把華夏古代『四大戰域』聯絡起來。
而且太行八陘,軹陘之名位列其首,也足以證明其曾經的地位。
如此重要,軹關是不是應該就在歷史上有威名赫赫?
可是斐潛想了又想,並沒有想起什麼戰役,是在軹陘這裡爆發,然後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的……
函谷關、潼關、山海關,居庸關等等,都因某個著名的戰役而在歷史留名,但軹關似乎是空守著要道,而在山間默默無聞。
這就不能不讓斐潛深思了。
是華夏曆史上的軍事家,戰略家都沒有後世的鍵盤俠聰明,所以這些軍事家戰略家都不懂要走軹陘,而是隻懂得死扣崤函要道?
顯然不是。
從關中要到河南,再到山東,崤函要道顯然更好走。
同樣翻山越河,同樣是推戰車、跨戰馬,距離越近,戰略奇襲的效果越明顯,人力、物力成本也低。這在古代交通工具並不發達,科技含量並不高的情況下,節省出來的人力物力,再乘以大軍的數量,那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了。
所以如今斐潛也同樣是首選走大河南側的崤函要道,而北邊的軹關只是作為備選項……
……
……
戰爭,持續的戰爭,打的不僅是人力,也是比拼巨大的資源消耗。
在戰爭中,各方為了爭奪勝利,會投入大量的資源,包括且不限於武器裝備,糧草錢財等等。此外,戰爭還會導致原先有的基礎設施的會被破壞,比如原本河洛之中,這幾年來多少恢復一些的活力和生氣,現在就基本上全數清空,徹底毀壞了。
整個河洛的生產完全停擺,曹軍所需的物資完全依賴於外調。
窘迫在所難免,而且現在最為關鍵的問題,還不僅僅是在物資的短缺上,人心士氣的低迷不振,也是擺在曹操面前的一個巨大的難點。
函谷關。
破舊的關壟土塬上,曹軍在此紮下了營寨。
大漢的旗幟無精打采的在寒風當中飄蕩。
『主公,飯涼了……』
中軍大帳之內,曹操護衛低聲提醒道。
曹操皺著眉頭,像是根本就沒聽見。
隨著曹軍中條山大營的崩潰,曹軍徹底退出了河東地,一時之間,曹軍的形勢猶如繃緊得快要拉斷的弓弦,誰也不知道最後一根稻草會在什麼時候落下。
在曹操的大帳之內,一條條的資訊被傳了進來。
就在今天的上午,早期潰敗到了河內的樂進傳遞過來訊息,他已經帶著兵馬,做好了準備。
戰爭,永遠不是單方面的規劃,還要看對方能不能『配合』。
之前是曹操分路並進,現在則是輪到了斐潛在選擇……
分兵,合兵。
現在的局勢,曹操似乎隨時都會被驃騎軍切斷後路,但是實際上未必真就如此的危險,因為從潼關退下到了河洛之地後,雖然對於驃騎軍來說,騎兵有了更為廣闊的馳騁空間,但是隻要函谷關不破,驃騎軍想要快速的移動到山東之地,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