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1章戰場外的偏差,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洛中原一帶,開始下雨,道路泥濘,但是在西北至關中一線,卻依舊乾燥。

十里不同天,更何況是橫跨千里的距離。

駝鈴聲聲,從西域而來的第二批的商隊,抵達了關中。自從恢復了和西域的貿易之後,在西域的商人便是迫不及待的開始前往關中,甚至頂風冒雪的也要趕著上路。

畢竟這是成熟的商道,從西域到玉門關,然後再到隴右,關中,一路而來,沿途都有比較大的商貿點和城鎮,只要不是特別倒黴的在半道上遇到暴風雪,大體上危險性都不算是太高。尤其是在太史慈控制西域之後,很是清剿了一批西域馬賊之後,整體的商業貿易的安全性就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在封建王朝之中,一些區域的盜賊馬匪什麼的,究竟是什麼顏色的,還真不好說。畢竟這些盜賊馬匪搶劫到了一些財貨之後,也不可能隨身有什麼系統,直接可以兌換成為吃食,總是需要某些人某些地方進行銷贓變現的,所以在整個產業鏈當中,一些人裝傻充愣就在所難免。

西域之中清剿了馬賊,而在玉門關到隴右一帶的羌人部落,又有很多人都被招募到了驃騎軍中,因此在這個階段可以說是最為平安的一個時期。

現如今西域和關中的貿易,大體上來回都可以攜帶貨物,不至於空跑的狀態。西域的香料和金銀器,玉石等傳統的器物之外,還有最新的從西域各地,甚至從中亞收集來的各類種子。

從關中往西域運輸的,絲綢和茶葉依舊是大頭,還有陶瓷漆器等,而近些年異軍突起的各類金銀扇,羽絨衣,糖和其他一些手工品,也逐漸的成為銷往外域的搶手貨。

因為在大漢商會之中貿易數量的增加,交易款項的增大,長安的傾銀鋪的重要性也在慢慢的增加,保衛力量也在增強,常年都有兵卒駐守,連同大漢商會一同護衛在內,周邊還有巡檢定時會帶著隊伍前來巡查,一般情況下足矣威懾一些宵小之輩。

晨曦的陽光,映照在長安西市的青石板上。

得益於驃騎大將軍對於某些細節上的制度制定,使得原本可能出現的滿街都是牛糞馬便駱駝屎的情況不再出現。

有衛生制度,有執行人員,抓得緊,處理得嚴,也就使得雖然在西市此處往來商貿極多,牛馬車輛絡繹不絕,可是衛生條件卻是不錯,就連第一次來長安的胡商也不由自主的將自己的駱駝約束好,害怕一不小心就破壞了這美好的畫面。

張子卿將青銅官印系在蹀躞帶上時,指尖還殘留著晨露的涼意。

朱雀大街的桃花花瓣,飄落在他新漿洗的皂緣深衣上。

有人勸他說當上了官,就要換一個名,至少將雙字改成單字,但是張子卿卻覺得沒必要。

改名字就能大紅大紫?

還是腳踏實地的好。

他是一個普通的學子,就做一些普通的事情。

比如他現在擔任的官職,就讓張子卿覺得很很不錯。

譯官佐。

因為現在西域的商人越來越多,並不是所有的這些外域商人都會漢語,所以作為溝通橋樑的翻譯官也就自然是需求較高了。

譯官佐屬於譯官令之下,原本應該是隸屬大鴻臚下屬的機構,但是現在在長安,譯官令的機構歸於了大司農。這也比較正常,畢竟大司農棗衹也負責西域的一部分事項。

身為譯官佐,不僅是需要通曉西域語言,還需要熟悉商稅律令,是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職責。

至少張子卿自己是這麼認為的。他刻意放慢腳步,讓腰間綬帶隨著步伐輕輕擺動。

譯官的官署設在西市東闕門內,也是為了就近解決一些集市漢人和胡人之間貿易的問題。

西市開市的鼓聲還未響起,坊牆外已擠滿載貨的駝隊。

粟特人纏著金線刺繡的包頭布,波斯商人牽著裝飾銀鈴的單峰駱駝,龜茲舞姬的面紗在晨風中翻飛。

『讓開些,讓郎官進來!』

在值守的兵卒看到了張子卿,便是招呼著讓胡商讓出一條路來。

張子卿微微拱手,謝過胡商等人的相讓,在他穿過人群時,聽見至少三種西域方言在討價還價,夾雜著胡商生硬的漢語:『這個,這些,安息香,能換絲綢一塊?』

『一匹,他們叫做一匹,不叫一塊……』另外一個安息商人的漢語顯然標準得多。

那個說著生硬漢語的胡商,叫做安努什。他是粟特人。

他這是第二次來大漢。

他抹了把額角的汗珠,小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