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05章 西域猢猻有多少,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格了……』

僕從將烹煮好的牛肉端了上來。

脂肪的香味,彌散出來。

『建元二年,博望侯至西域,漢方知有此地……』賈詡看著眼前的桌案上的一盤牛肉,慢悠悠的提起小刀,細細的切出了薄片,一片片的擺放在另外的一個空盤上,『而後神爵二年方設西域都護府,歷時六十有九年……六十有九年啊……』

在青史的記載上,或許就是簡單的兩行字,張騫開拓,漢宣設府,然後就沒了。中間全數被省略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事情太多了難以詳細記載,或許是史官覺得還有比西域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記載,但是不管怎樣,都沒有給後來人留下多少可以參詳的記錄。

可是這一次,不一樣。

這一次的不一樣,是好事情。

華夏人喜歡謙遜,這是一個美德,但是也是一個缺點。

張騫之後,再無張騫。

班超之後,再無班超。

就連他們的孩子都無法重複先輩的榮耀,這不僅僅是一個人和人之間差異的問題,而是沒有可以提供給後人參詳的資料。而後人僅憑史書上簡要的文字記載,根本無法知曉在實施過程當中的具體困難和策略。

這就使得漢代對外政治策略失去了統一性,也就很自然的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傳遞。

現在,李儒的弟子,或者說他的繼承者韓過,卻比之前的漢代的那些使者要更幸運,因為韓過現在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一個較為完備的模式,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大漢要做什麼……

這無疑就是一種巨大的跨越。

一個巨大的進步。

賈詡將切好的牛肉一片片的都切好了,排滿了兩個盤子,然後他放下了小刀,將其中一個盤子向他面前推了推,然後還特意將筷子調轉了一下,小頭衝著自己,大頭對著另一頭,然後坐正了一些,拱了拱手,『師兄先請。』

一片寂靜。

沒有人回應他。

過了片刻之後,賈詡伸手抓起了一片牛肉,塞到了嘴裡。

『啊哈哈……還是原來的……原來的味道……』

賈詡笑著,可是笑著笑著,不知不覺當中一滴眼淚就滑落了下來。

……

同樣面對一盤牛肉,焉耆國王根本沒有胃口。

當然,餐桌上不僅僅只有一盤牛肉,還有很多他之前都喜歡吃的東西,但是他現在一點胃口都沒有。

『漢使就這麼走了?只是知會……不,甚至連知會都算不上,就算是順口說一聲而已……他,他他,他怎麼敢?怎麼敢這樣!』

焉耆國王很憤怒。

因為得不到漢使的尊重而憤怒。

漢使至少要前來拜見一下,然後共進晚宴,隨後焉耆國的大臣就能見到他和漢使交談甚歡,最後再依依惜別。

這個才是正確的流程!

為什麼現在都沒了?

焉耆國,也曾經有過輝煌。

人口,經濟,文化,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說,焉耆國都曾經在西域之中數一數二過。即便是不算焉耆王城且渠,焉耆的其他城池也因為西域的磅礴發展而繁榮,一度成為北道最為富庶的國度。

人口發展的時候,國家向上的時候,總是可以吃一波紅利的。就像是股市指數哐哐往上漲的時候,幾乎人人都是股神,買什麼漲什麼,隨便買隨便漲,今天不漲明天也漲,每個人臉上都是帶著紅光,精氣神都是足足的……

但鮮有人會未雨綢繆。

等到焉耆國發展到了一定階段,走下坡路的時候,人口總數開始下降,經濟收入達到瓶頸,收入小於支出的時候,已經習慣了大吃大喝,大手大腳的貴人們,會表示說現在焉耆這個階段比較困難,所以一起削減開支,共渡難關麼?

怎麼可能?

百姓苦都是百姓苦,貴人們依舊還是要喝酒吃肉跳個舞。

焉耆從頭到尾都是在表示讓百姓繼續苦一苦,根本就沒有聽說過貴人們會苦一苦。當然,或許就像是當下的焉耆國王一樣,覺得漢使沒留下,沒能共進晚宴,就已經是很『苦』了?

焉耆國既沒有抓住在鼎盛的時候快速擴充套件,抵達下一個臺階,也沒有在滑落的時候上下一心共同抗住,於是自然就滑落了……

等到車師國被大漢和匈奴爭搶撕扯得四分五裂的時候,焉耆國就害怕了,他既不敢去和匈奴勾搭太深,也不敢完全傾向於大漢,猶猶豫豫,左右為難,結果怎麼都沒能討好,國力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