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04章 建立有效的溝通,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域,西海城郊。
隨著青藏高原逐漸的被抬高,整體氣候也將進入一個漫長的乾旱期,這是人力所無法挽回的事情,只不過在這個年代,孔雀河的水流量,還是足夠的。
甚至可以修建水車,推動工房作業。
『轉了,轉了!轉起來了!』
『#¥%!』
『哇……』
旋即一片看熱鬧的胡人瞪圓了眼,驚訝的叫出聲來。
這些西域胡人,小心翼翼的看著,最初的時候臉上充滿了恐懼,就像這轉動的水車會從河岸邊脫離出來,然後將他們一個個都壓死一般。
在等了片刻,發現水車依舊是水車,那些漢人並沒有受傷,這些胡人才漸漸的撥出一口氣,試圖近距離看這些水車。
隨後發現自己接近水車,也不會受傷之後,便是開始歡笑起來。
莫名其妙的歡笑,興奮。
對於在西域這一片區域的胡人來說,他們當中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西域,更不清楚西域之外究竟是什麼情況,也自然談不上有見過什麼水車,更不用說用水力來推動的機器了。
一個浸在水裡的大輪子,帶動著機械嘎吱嘎吱的響著,然後有些淘氣的胡人孩子也在一旁學著機械的嘎吱聲,然後莫名其妙的笑成了一堆,打鬧在一起。
韓過看著,搖了搖頭,沒去理會那些陷入了莫名歡樂和興奮的胡人,而是在工場內部,在這些器械邊上走著,巡看著。
當見到第一縷的麻毛線成功的纏繞到了錠子上的時候,韓過也不由的連聲道好。
當然,這個年代的混紡線和後世的精紡線比較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對於當下西域的生產水準來說,這已經幾乎是跨時代的碾壓了。
衣食住行。
誰能抓住了這四個字,誰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命根子。
西域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廉價到什麼程度呢?
比奴隸稍微待遇好一些,就足以讓這些西域人感恩戴德了……
要知道,在西域邦國之中,大部分都是奴隸制國家。其實一直到了近現代,這些遊牧民族都基本上徘徊在奴隸制的邊緣,即便是後世鼓吹清朝的人都無法否認,其實清朝直至滅亡的時候都沒有能夠完全脫離奴隸制,主子和奴才是清朝的主旋律。
因此西海城完全可以用極其低廉的勞動力來進行大規模的生產,然後用這些生產的物品,再去西域邦國裡面換購各種農產品,其實也就是斐潛對於山東的剪刀差收割模式,只不過是比關中的科技要次一等。
在華夏關中,很多漢人並不喜歡毛線的衣服,因為化工技術的限制,使得毛線比傳統的葛麻氣味更大,並且容易招蟲,若是用硫磺精製之後,又會出現返黃且質地變差等等的問題,像是士族子弟當然無所謂,反正從奴隸社會到資本社會,富貴人家之中禮袍只穿一次,不能過水都是常識……
而西域則不同,氣候相對乾燥,皮毛等物品容易儲存,並且這些西域人根本不講究什麼氣味不氣味,有更便宜,更保暖的,更輕便的毛線衣,當然會比在漢地還要更受歡迎。同時,製衣行業除了拉動本紡織行業之外,還有大量的上下游產業可以發展,比如機械、染色、製衣、運輸等,帶動的其他消費行業就更加巨大。
華夏的紡織業,其實從漢代開始,經歷唐宋,到了明清時期已經是非常成熟且龐大了,只不過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帝都沒有好好利用這一點,尤其是在明末和清朝,當其他稍微有些國力的國家都在死命的大航海,開拓市場的時候,明清的皇帝還整天關著門做著美夢。
而且紡織業也適合小家庭的配合。
西域養羊,也自然有羊毛等產物,但是之前都是作為氈毯,手工粗糙且緩慢,畢竟原本的家庭,或是奴隸主需要從原材料收集到最後產出成品,就需要各個環節的手藝人,少一個都不成,而現在不管是小家庭還是奴隸主,只需要提供原材料,然後就可以拿著賣原材料的錢去買成品,無形當中就加速了商品的流通,也使得更多的西域人願意選擇這種比較簡單的模式。
最先生產出來的,自然是最簡單的編制模式。
沒有花紋,原始的雜色。
而韓過知道,在漢地之中,已經開始出現有染色的,亦或是有一些花俏的編制圖案的毛衣,而這些毛衣就會成為後續附加的高價值產品……
一個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以武力保證徹底開放的市場有多麼可怕,或者說有多麼誘人,可以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