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40章 可謂上大夫,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澹定,小人躁競,君子圖遠大,以社稷地方為先,小人計目前,以聚斂刻薄為務。諫諍匡弼而進憂危之議,動人主之警心者,君子也,喜言氣數而不畏民亂,長人君之逸志者,小人也……』司馬懿沉聲說著,『然僅以此要,未能得明辨。大理寺所治之罪,多有初言正,而後行邪者,亦有初勤勉,而後貪懶者,故臣以為,初辯人任之,然需常辯人也。辨察之法,當有常例,亦當有抽檢。常例如今多為上計,然上計亦有其弊,主公不可不察也……』

『公私邪正,律法為衡。上計之計較,易流於粗疏。隴右之蠹,以挪用,假借,充數等法,欺瞞上計,虛構數字,若無實地監察,難以發覺。』司馬懿緩緩的說道,『如今觀所犯律法之吏,多以不從其令而從其好是也。上任之初,尚知謹慎,時日一久,便生喜樂。喜樂一生,就有驕心。有乘其喜而貢諂媚者,有乘其驕而肆矇蔽者,是故諂媚貢則柄暗竊,矇蔽肆則權下移,諛佞工則主志惑,夤緣巧則宵小升。』

『職任前所戒懼之念,喜樂而敗之;位任後侈縱之舉,喜樂而開之。方且矜予智,樂莫違,逞獨斷,快從欲,一人肆於上,群小聚於下,流毒蒼生,貽禍社稷,稽諸史冊,皆同一轍。推原其端,祗一念由喜入驕而已。』司馬懿拱手說道,『喜樂而無懼,此乃吏治之所大害也。臣任大理寺以來,所審之案,多由於此。吏所不治,民則難安,久之必亂,而生靈慘遭鋒鏑,即言亂之奸民,何非大漢赤子乎?夫上行必下效,內治則外安,而其道莫大於敬,其幾必始於懼。懼天命無常,則不敢恃天;懼民碞可畏,則不敢欺民。懼者敬之始,敬者懼之終。』

『今臣貿然上諫,以陳陋見……』司馬懿沉聲而道,鏗鏘有力,『其一,除喜樂,而興懼敬。喜樂之所源,多因缺乏約束之故。臣一人於大理寺,縱然夜以繼日,不過是審此三十餘。另有倍於此數之吏尚未得其罰也。故其多生僥倖,以圖喜樂也。故臣請增大理寺佐吏,以應當下審案所需。其二,重刑殺,而輕赦免。貪瀆之過,當罪同害命。害命者,或僅一人一戶,貪瀆者,則害千家萬戶,若以輕免,以逃刑殺,則損一人而益闔族,何樂而不為之?其三,治長遠,而少短遷。上計年年,年年計上,或充政績,或表治理,求見效於短促,得益於任期,若為長遠,任內不得其利則皆不為之。三年之期著實太短,臣以為當以五年為任,滿五初考,滿十終考以定升遷。』洂

『臣淺薄之論,還請主公指正。』

司馬懿長篇大論說完了,便是靜靜的看著斐潛。

斐潛摸了摸鬍鬚。這司馬懿,是要開大招啊!

司馬懿或許明白了斐潛想要的是什麼。

專業的吏員,並非是一開始從天上掉下來就能專業的。

大漢的地方官吏,在現在這個階段,甚至之後的封建王朝裡面,對於律法審判,依舊是以心證為主,經文為輔,同樣的一個案件,其本身的客觀事實並未任何的改變,但是可能因為地方官吏的個人喜好問題,以至於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所以如何培養出更多的專業官吏,摒棄原本的自由心證的現象,甚至是牽強附會的審判,那就需要作為當下最高審判機構大理寺來進行規範和培養了。洂

很有意思……

斐潛微微捋著鬍鬚。

司馬懿坐得四平八穩。

『增大理寺輔吏……可。』斐潛點了點頭,手指頭在桌案上輕輕敲擊了幾下,『不過,今通經文者眾,明律法者少……仲達可有人選?』

司馬懿點頭說道:『靖遠縣令,田氏豫字國讓。其清儉約素,規略明練,可當用也。』

田豫?

斐潛眉頭動了動,然後思索了一下,點了點頭,『可。』雖然說斐潛是準備讓賈詡培養一下田豫,作為下一任的涼州地方大員來用的,但是既然大理寺需要,調回來也未嘗不可。洂畢竟對於龐大的貪腐官吏基數來說,成立時間並不久的大理寺力量確實是比較薄弱的,給司馬懿增加一個副手來協助其辦理審查官員案件,也是在應有的範圍之內。

『此外,』斐潛補充說道,『仲達可在參律院中遴選書吏,若有所需,直報於某。』

司馬懿眉毛微微動了一下,便是立刻拱手致謝。

『至於貪腐之吏,從重處罰之議……』斐潛沉默了一會兒,雖然說他在情感上是同意司馬懿的建議,想要將貪官汙吏全數斬殺乾淨,但是理智告訴他,這麼做並不好。於是斐潛說道,『當慎。人死而不能復生,貪腐之吏,固然死不足惜,然貪一錢與貪千萬,不可同一而論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