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19章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小。
走不了,或是不捨得走的百姓,並不代表說就沒有擔憂和恐懼,不會感受到痛苦,若是沒有波動也就說不得像是死水一樣的忍耐下去,但是關二等人的行為,卻像是點燃了一些火頭,讓有些壓抑到了極限的百姓也跟著躁動了起來。
如果說這些剩餘的西海城官吏,能夠有一丁點的主觀能動性,能夠站在百姓的立場上思考一小會兒,能夠真切解決百姓心中的憂心和疑慮,那麼一切都會不一樣。
只可惜,張遼只是一名傑出的騎兵將領,他不是能夠將人心玩弄得如在股掌之間的賈詡。他在領兵出發的時候,考慮的更多隻是西海城的兵卒,對於西海城中的民眾,他考慮較少。這當然不是說責任在張遼,而是西海城當下已經是一個扭曲的狀態,不能用正常的規則去揣測了。
西域聯軍大舉來犯,戰爭就在眼前,這無疑是形勢相當嚴峻的。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下,西海城內的市坊一般來說都處於宵禁管轄之內,甚至連白天都不允許民眾自由活動。這樣的政令,其實百姓也能理解,畢竟是特殊時期,應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和物品傳遞產生的傳播風險。
所以西海城中,是採用靜……呸,宵禁管理的,禁止一切非法聚會,也自然禁止店鋪買賣,在西海城中的民眾所需,都是由裡坊的官吏負責領取,然後分發給城中坊內百姓。
這些是不是應有之理?
然後問題就來了。
官吏可以最先搞到糧食配給。
所以官吏上下都能吃好的,甚至還有剩!
然後百姓便是什麼都沒有……
有時候,官吏會太累了,會忘了,會遺漏了。
這不是很正常麼?
封建王朝當中的官吏,有哪一個是盡職盡責為了百姓的?
結果,官吏偷吃的行為,被飢餓的百姓撞了一個正著!
裡坊裡面的這些官吏,惱羞成怒的大聲叱責民眾,覺得這些民眾無組織無紀律,破壞了宵禁管理,違背了西海城的律法,原本以為這樣就能讓民眾退縮,因為他們之前也不僅僅是遇到眼前這樣的一次問題,然後每當他們開始呵斥民眾的時候,這些民眾就會縮回去,所以裡坊的官吏也就習慣性的再一次施展起他們的呵斥大法起來。
不就是吃點喝點,甚至不是龍肝鳳膽,只是用來充飢而已,至於這麼小題大做麼?
可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竟然不管用!
原本就緊張和惶恐的情緒,被點燃了……
漢代的普通百姓可以帶刀的,也可以拿槍的,但是要將槍頭取下來,和木柄兩處分置。漢代的民眾甚至還可以擁有遠端武器,射擊動能遠遠大於1.8焦耳的弓箭!
漢代民間是禁弩和甲。
甲,老百姓根本買不起。
至於弩麼……
只有弩才可以讓一個普通的民眾,也能隨時擁有遠距離殺死某個人的能力。
弓箭是要練的,一般人練不起。每一天都要為了兩餐而努力活著的百姓,是沒有多少空閒的時間和金錢來練習弓箭的。
華夏古代為什麼要嚴格管制兵器?
這一點也不難理解,畢竟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思維裡面,這個天下是誰家的?當然是皇上家的!所以作為一家之主的皇帝,肯定不希望家裡下人或者傭人每天拿著武器橫著走。畢竟萬一有一天,老百姓想不開了,那麼原本尊貴無比的皇帝,豈不是變成了服務民眾的打工仔了,這如何能行?
當然皇帝重點防著的,並不是那些最底層的百姓,而是那些藉著民間的由頭,私藏兵甲的地方豪強。
華夏封建王朝的官吏其實是很厲害的,是遠遠超出了普通百姓的認知範圍的,尤其是最頂層的那一部分官吏,他們在面對封建王朝之中出現的社會矛盾集中,財富分化明顯,民間矛盾凸顯的趨勢下,基本上都預見了百姓會有暴動、抗法、起義等惡性事件的發生,所以必然就將具有殺傷性的武器列入了管理與控制的範疇。
比如元朝和清朝。
元律規定,『諸私藏甲全副者,處死;不成副者,笞五十七,徒一年;零散甲片下堪穿系禦敵者,笞三十七。槍、若刀、若弩私有十件者,處死;五件以上,杖九十七,徒三年;四件以上,杖七十七,徒二年;不堪使用,笞五十七。弓箭私有十副者,處死;五副以上,杖九十七,徒三年;四副以下,杖七十七,徒二年;不成副,笞五十七』……
清朝則是對於火器的禁令非常的嚴格,甚至不僅是處理單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