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3章 重點備胎,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孔融沒死之前,很多人似乎覺得孔融很重要,表示孔融是一面旗幟,是大漢的榮光,是山東士族經書世家的代表,絕對不容有失云云,但是在孔融被殺之後,大漢的榮光依舊是那麼多榮光,多不多少不少,山東經書世家也依舊每天迎來日出送走晚霞,吃吃喝喝也同樣沒落下。
旗幟之言麼,更是好笑。誰不清楚旗幟這玩意,都是人造出來的?想要新旗幟,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因此,孔融的死,就像是噴出的血霧一般,雖然噴出來的那一下很是絢麗,可是隨後就落了下去,該衝上來舉著饅頭沾血的依舊是烏泱泱的一群人。
分配利益的時候,孔子所提倡的謙讓之風,便是蕩然無存。
在不同的人眼中,往往有不同的印象,比如在文人眼中,孔融或許就是是嗜酒不羈的狂士形象,而在普通人眼中,孔融卻是常常用來拿來教育孩子的例子。
那麼在政治上層的人物眼中,孔融是什麼呢?
孔融家傳經書極多,但是孔融本身主要學習的是《春秋》。
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嚴氏春秋》。
而《嚴氏春秋》是屬於公羊學派。
嚴氏,是指嚴彭祖,這個學派,是從董仲舒那個派系傳承而來。
嚴氏學派對於春秋有自己的見解,其中該派認為《春秋》之最為重要的大義就是,祭祀先父不能在庶子之宅;祭祀國君不能在臣僕之家;祭祀天王不能在下士和諸侯之家。
所以曹操最終要殺孔融,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歷史上曹操殺孔融,時間節點是要晚得多,因為在歷史上的那個時候,曹操和孔融之間,還可以調和。
孔融其實和曹操相識很早了。在最初的時候,孔融名滿天下,身為孔子二十世孫,可謂名門當屬清流之首,而曹操則是贅閹遺醜為人不齒,被人貶為濁流,算是他人言論之中的那種腌臢貨色。所以在這個時候,曹操對於孔融是仰慕狀態的。
後來孔融在何進徵召之下,先後任大將軍掾屬、侍御史、司空掾,後來又拜北中軍侯,遷虎賁中郎將,而曹操在同一時間之中,只是騎都尉、議郎,最大不過是都尉而已,在這個時間點上,雖然孔融和曹操同朝為官,但是曹操也只能站在邊緣位置,如同螻蟻一般,看著孔融在人群之中發光。
兩人開始有些交集的時候,應該就是在反董之時。
曹操旗幟鮮明的反董,這在當時各懷鬼胎的山東諸侯當中,算是獨一號的,或許在這個時候,孔融才注意到了曹操,並且讚許曹操的這種擁護王室的行為,直至曹操迎了天子之後,便是兩個人的蜜月期。在這個蜜月期內,孔融對於曹操多有讚許,但是隨著曹操對於天子的控制,對於權柄的把持,兩人很快就發生了意見相左。
最終,悲劇發生了。
原本耀眼的華光落下,只剩下了點點塵埃。
而在當下的局勢之中,曹操和孔融之間的關係,惡化得更加快速,最大的原因當然就是在關中的斐潛……
斐潛佔據了整個的關中、幷州和西涼,所以當下的曹操當然就沒有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這上面,也就更多的時間來應對內部的挑戰。
要知道在歷史上曹操征戰幷州,轉戰關中,漢中等地,也是需要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的後方的,所以即便是他對於在後方的人有什麼意見,也只能是等他回去之後在進行處理,而很多時候就是能忍就忍了,等到戰事結束之後,又可能因為又有什麼戰線的展開,導致前面的矛盾也只能再一次的擱置。
而現在麼,在斐潛給與的壓力之下,曹操所面臨的的問題也更加激烈,矛盾也更加突出,自然對於內部的矛盾,利益的分配問題處理得更早,以至於孔融等死亡的時間自然往前提了不少。
當然,最為根本的原因是曹操收取賦稅的地域比之歷史上小了,而支出的專案則是一點都沒有少,甚至因為斐潛開啟了西域商道,使得消耗在奢侈品上的錢財更多了,才導致整個的山東士族層面的矛盾激化。
曹操要有更多的錢財用於軍事上,用於開拓產業上,用於基礎建設上,但是對於那些中層的山東地主鄉紳來說,曹操的每一次加賦,都是他們用來剝削普通百姓的最好機會。曹操原本的想要的是讓這些擁有一定資產的地主鄉紳拿出一部分錢財來用於地方民生,軍事水利等方面上,但是這些傢伙會一邊哭著喊著說沒錢,一邊又會花大比的錢財在會所嫩模奢侈品上面,即便是曹操壓迫著強令他們多繳納一部分的錢財,他們就會立刻想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