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3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人。
丞相……夏侯惇行禮。
啊……曹操像是從沉思當中回過神來一樣,轉頭看向了夏侯惇,擺了擺手,既然到了家中,就不必如此多禮了……來,坐。
謝過大兄。夏侯惇應答道。
自然有僕從上前,給夏侯惇卸了戰甲戰袍,還送來了些酒水乾果,擺在夏侯惇面前的桌桉上。
有不少人會恨我罷……曹操輕聲感嘆道。
夏侯惇說道,大兄之所為,是為了家族千秋,這些人縱然一時想不明白,但後面也會想明白的……
曹操搖了搖頭,會想明白的人,便是像你,已經想明白了,而那些不會想明白的,就算是再長的時間給他們,也照樣想不明白……
夏侯惇沉默著,沒有說對,也沒有說不對。
來,不說這個了……來,飲勝!曹操舉起了酒杯,朝著夏侯惇一舉邀敬,元讓你也不容易,辛苦你了!
夏侯惇默默的舉起酒杯,與曹操同飲。
有人常說,知人善任很重要。
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就等於是成功了一大半。
曹操對於夏侯惇算是不是知人善任,算不算是將夏侯惇用在了合適的地方呢?
算的。
夏侯惇確實一生之中,都是曹操最為信賴的依靠,是曹操的盾牌,是曹操的盔甲,是曹操可以安心的退路,是曹操可以放心出征的保證。
可問題是,又有誰清楚,在這個信賴和放心的背後,夏侯惇又是做出了什麼?
曹操的官越做越大,地位越來越高,朋友越來越少,敵人越來越多,所以他的疑心也就越來越重,而作為或許是曹操唯一信任的人,夏侯惇承擔的壓力,並不比其他人會少絲毫。
因為建立信任很難,破壞信任卻很容易,稍微有些不注重的地方,信任就會出現裂痕,而一旦出現了裂痕,就怎樣都難以彌補回去了……
我這麼做……曹操有些感慨的說道,將來或許會留下後患啊……
曹操搖了搖頭,可是如今又能奈何?不做,就是分崩四裂,做了,還能拖延一二……後患,也就只能是以後再說了……
大兄!夏侯惇說道,如今可使家族上下齊心,縱然有些許宵小,也不足為慮了!
曹操嗯了一聲,點了點頭,他沒有繼續說什麼,而是示意夏侯惇陪著他一起飲酒。
人心,往往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檢驗和考量的……
知人善任這句話倒也沒有什麼錯,但是問題在於人不是四四方方的,有著固定規格的物體,有誰可以一下子就將某個人放在某個合適的位置上?
曹操也不能。
有人說曹操知人善任,然後舉毛玠為例,說曹操知曉毛玠為人正直清廉,所以讓他擔任人才選拔和任用的工作,果然毛玠做的很不錯,然後表示曹操果然是伯樂,感慨世間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只不過實際情況,在多數情況下並非是如此。
曹操也不是一開始就將毛玠放在了右軍師的位置上,更不是毛玠一來,曹操就將選拔人才的尚書僕射的重要責任交給毛玠,而僅僅只是讓毛玠擔任了一個普通的治中從事,也就是一個左官而已,就差不多像是一個參謀。
毛玠並沒有因此就覺得自己這千里馬沒被曹操賞識,進而憤怒的跳槽離開,而是做了事情,進獻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諫言,曹操才將他提拔了一點點,轉任為幕府功曹,隨後才慢慢升遷。
沒有誰一開始就會知人善任的……
那麼曹操要怎麼才知道他想要用的人是不是忠誠,是真忠誠,還是嘴上的忠誠?
所以曹操會試一試。
歷史上的曹操,也經常這麼幹。
曹操也很會說漂亮話,比如他就很喜歡有事沒事誇張遼,說他是多麼喜歡張遼,多麼器重張遼,但是實際上呢?
實際上張遼功高震主,越是能力大,曹操越是不敢用。
曹操到了後面,不僅是不敢將張遼派往,更加適合張遼他施展才能的長安隴右等,適宜騎兵作戰區域,而是將張遼派到合肥。從此張遼再也沒有機會帶著大批的騎兵在北方馳騁征戰。即便是如此,也還要給張遼摻沙子,給他配備了李典和樂進,而這兩個人,和張遼的關係都是一般,甚至可以說,還有些私仇。
進、典、遼皆素不睦,這個情況,曹操不知道麼?顯然曹操是很清楚的,而且在曹操安排作戰計劃之時也是展現無遺,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