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31章 今非往昔的函谷關,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操揮動手臂,『待克了函谷,再看關中應對!令前鋒開撥,進軍函谷!』
……
……
函谷關。
漢函谷關在澠池和雒陽之間。
『函谷守不住的。』魏延站在函谷關牆之上,望著函谷北面的邙山和大河,又看向了函谷東面的雒陽方向,『這地方原本就不是用來防備東面的……』
沒錯。
漢函谷和秦函谷,大有不同。
除了在地理上面的不同之外,漢函谷在東漢時期,是作為雒陽的西大門而存在的,所以其原本設計的防禦方向,是向西抵禦外敵,而不是向東向雒陽方向展開防禦。
再加上大河在東漢年間的改道……
大河在後世,被華夏所歌頌為母親河,這倒也沒有錯,只是誰也沒有說,其實這『母親』脾氣可暴躁了,一言不合就改嫁……呃,改道,給孩子來一套左右勾拳痛毆一頓。
上古大禹治水,其中的這個『水』,就是大河。
因為其含沙量極高,也有了息壤的傳說。
大河不僅是在河南河北地之間搖擺,也在潼關之北的河東之地內左右晃盪,每一次改道都會帶來巨大的傷害,以及一大片的黃泛區。
對於大河的治理,其實說起來並不算是大禹的功勳……至少不能完全算,因為大禹之前就有鯀在治理水患了,而之所以鯀沒有成功,並不是簡單的歸咎於鯀的無能,而很有可能當時雨水沒停,大河氾濫不休,等到鯀死了,大禹治水的時候,剛好也不下雨了,水位下降,只需要將擁堵堰塞的地方挖開讓水流回到大河裡面就可以了,於是就有了堵不如疏的這個詞語,也有了大禹的威名。
時勢造英雄,或許即便不是大禹成功了,也會有大魚,大峪什麼的應運而生。
魏延就覺得斐潛才是當下大漢應運而生的英雄,而曹操麼,不過是宦官之後,跳樑小醜而竊冀豫而已。
不過在講武堂之中,強調的就是要在戰略上藐視對手,在戰術上要重視對手,因此魏延特意到了函谷關一趟,視察具體情況。
漢函谷,之前一直握在手中,就是為了防止雒陽楊氏侵佔了函谷關,然後對關中形成封鎖,而現在雒陽被曹操所得,那麼這樣一個雒陽西門戶,自然不可能會輕易交還給曹軍。
魏延對著朱靈說道,『都準備好了麼?』
朱靈點了點頭,但是很捨不得,『這……這真的要棄了麼?』
魏延揹著手看著函谷關上下,『這關隘太小了……畢竟時過境遷,此關已經不是當年函谷……這關隘就沒有好好修整過……』
魏延說得沒有錯。這漢函谷關在最初建設的時候,漢武帝下令,說棄了秦函谷就棄了,改在三百里外的此處修建,但是並不是以國家的名義,財政支援來建設的,而是以弘農楊氏的私財來建的。
沒錯,就是楊彪楊修的弘農楊氏。
從這一點來看,就能明白為什麼袁氏當年風光無限,也對於楊氏恭敬三分,而曹操即便是殺了楊修,最後也還是要到楊氏堂前低頭致歉……
『可,可是……』朱靈嘆息一聲,卻不知道要如何說。
他有些不甘心。
在時間這把殺豬刀面前,不光是人,便是磐石也是一頭豬玀,被時間隨意斬殺。
秦函谷的威名赫赫,震懾得六國抖抖索索,可是漢函谷麼……
倒不是說漢人就真就多麼愚昧,將秦函谷捨棄,而是秦函谷在多年征伐之下,再加上水土變化,大河改道,已經不再有當年之勇,漢函谷也就是為了防止山東之地內亂而建設的小關隘,雖然也不失險峻,但是沒有秦函谷的磅礴大氣,也就覆蓋不了多大的區域,更沒辦法和斐潛後來建設出來的潼關相比。
而且漢代之後,戰爭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在戰國時期大量存在於各國的戰車,逐漸的退出了戰爭的舞臺,而胡人所習慣的單騎走馬模式,卻因為其靈活性,地域透過性優良等等因素,成為了戰爭當中的主力,而從戰車變成了戰馬之後,部隊對於地形的透過性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之前所不能走的道路,現在也就可以攀爬了,秦函谷便是無法在承擔防禦的重任。
而在往後建設起來的魏函谷,就連一個防禦的關隘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個利於水運的中轉小城而已。
這種滄海桑田的變遷,不論是那一個人,都是無法以個體的人力相抗衡的,因此在雒陽城陷落之後,函谷關就失去了其價值,既不好防禦曹軍的進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