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三三章 頭疼的問題,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諶離開了,卻留下腦袋裡面越來越像是一團漿糊的斐潛。
後世的學術紛爭是什麼樣的?
後世在科學史上五大撕逼,第一場伽利略迎戰天主教會,是首次科學與宗教的猛烈衝突,頗有一人當千的味道;第二場牛頓對陣惠更斯,兩個大哥帶小弟,開啟光學史四百年爭論,並直接引發了量子力學的源頭;第三次還是牛頓出馬對陣萊布尼茨,是科學史首次就優先權展開長達幾十年的爭吵;第四場伏爾泰對陣尼達姆,爭論生命起源,是唯一一次大型爭吵中,學術觀點錯誤的一方最終獲勝,可以稱作是驚天大逆轉,向來是打臉派的心頭愛;第五場赫胥黎對陣牛津主教,是科學史上首次約架,從形式到內容都開啟了先河,很是有意思……
不過都似乎都沒有漢代這一場撕逼的厲害啊!
如果斐潛猜測的是真的話,那麼幾乎是等於全華夏人民,主動的或者是被動的都被捲入了這一場聲勢浩大的學術辯論會當中。
這真是讓人頭疼。
不過很快,沒有最頭疼只有更頭疼的事情來了……
一名親衛匆匆的來到了堂下,低頭稟報,遞上了一份拜謁道:“一人自稱龐羲龐子仁,求見君侯!”
龐羲?
誰啊?
不認得……
斐潛接過,看了看,只見到拜謁的落款名稱位置上僅僅是寫了“議郎龐羲”四個字,並無其他。
翻來覆去的看了兩遍,一個小小的木牌也看不出什麼花樣出來,但是畢竟是一份拜謁,而不是名刺,斐潛想了想,便還是同意見上一面再說。
既然是要見面,那麼花花轎子自然是人人抬一下比較好,所以斐潛也沒有乾坐在堂內等候,而是起身到了院門之處,不多時,親衛便領著一箇中年模樣的人來到了近前。
漢代的男子自從有鬍鬚的時候便會開始蓄鬚,並且也沒有像後世有什麼護膚霜啦,修復乳液啦這些東西,所以一般看起來都比實際的年齡來的更大一些,就像是斐潛自己,現在在下巴上也蓄出了一片軟須,不過看著自個兒這個鬍鬚的發展的勢頭,恐怕是沒有所謂的美髯的希望了。
然而面前的這一位,倒是有一副好鬍鬚,雖然沒有像所謂五縷長鬚瀟瀟灑灑,但是三縷還是有的,在空中飄飄蕩蕩,多少有一些灑脫的氣息。
龐羲來到近前,躬身一禮,口稱見過斐侯,儼然一副朝廷下官見過上司的態勢。不過,也不算是諂媚,因為斐潛如今認真講起來還就是光祿勳,正好是這些大漢所謂的郎官們的頂頭大佬,所以龐羲這樣也不算是過分……
兩人見過了禮,斐潛將龐羲迎到大堂之內,分賓主落座之後,龐羲略略幾句客套之後,便丟擲了一個讓斐潛極端驚訝的訊息。
龐羲原來是代表著長安的地下反對李郭的勢力……嗯,怎麼說呢,反正就是這個意思吧,準備找斐潛來進行一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營救長安朝野當中的皇帝和百官!
而且龐羲說得倒是有頭有尾,簡單一些來說,就是藉著皇帝祭天的名義,將李郭二人和其手下的兵卒隔離開,那麼就只需要召集一些勇猛忠誠的侍衛,然後就可以在祭天的時節,將李郭二人,如同對付董卓一般,直接拿下,現場斬首!
斐潛所要做的就是在最快的時間配合祭天行動的環節,將兵卒帶到長安附近,鎮壓住那些因為李郭二人一死,就群龍無首混亂不堪的西涼兵,重新恢復長安京都的秩序,如此便大功告成了……
當然,有許多細節上面的東西龐羲並沒有講得很清晰,但是從話語當中看來,龐羲似乎已經是聯合,或者說在長安的地下黨……咳咳,擁護漢帝的人士,已經聯合起來,都在為這一場浩大的活動奔走串聯。
皇帝祭天,這個不得不說,是一個比較好的理由。
這個畢竟是華夏皇帝的優良傳統,早在春秋戰國之前,甚至推到夏商的時候,就已經有這樣的一項皇家活動了。
所謂祭祀天地,當然這樣的祭祀活動自然是不可能在城內或者室內進行的,必然是需要到一個開闊的地帶,或山巔,或祭壇。祭天是非常正式的活動,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甚至比用兵還重要。
而且這個時節說祭祀也可以,雖然正月的天地合祀的時間已經過去,但是以為天下農事而舉辦的祈谷大祀倒也是說得通的,既然是天地祭祀,那麼就不可能亂糟糟的讓普通兵卒來衝撞了整個的祭奠活動,並且在祭祀的時候,為了保證禮儀的規範和完整,一些儀仗隊,一些捧牲獻禮的隊伍肯定是少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