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七五章 誤導,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斐潛前往張邈的大營就沒有孔伷的待遇了,等到斐潛派了黃成進去通稟之後,孔伷三人才施施然到了營門相迎。
這還是看在荊州刺史劉表劉景升的名號,否則估計連迎接都沒有,直接讓斐潛進去拜見了事。
不過現在斐潛的車馬上畢竟還懸掛著荊州刺史的節杖,所以孔伷三人怎樣也是要做一個形式上的禮節。
張邈扎的營盤看起來已經有一些時間了,不僅用樹木,而且厚厚的糊上了一層泥用於防火,挖出的壕溝看起來也經過了修整,很是整齊,一些裝置什麼的倒也是有模有樣。
等拜見了孔伷和張邈張超兄弟,斐潛才清楚原來此時的酸棗只有張氏兄弟,就連孔伷都是才剛到的……
難道酸棗會盟就是這樣三三兩兩到來的?
不是說好了要群毆,大家併肩子上的麼,這樣拖拖拉拉的,什麼時候才能湊夠十八路諸侯召喚神龍,哦,不是,打倒董卓啊?
待斐潛跟著孔伷三人進了中軍大營,分賓主落座。
此時的位置就有一些變化了,原先分左右而坐的張邈張超兄弟一起坐到了大帳左首的桌案那邊,孔伷居中,而斐潛和伊籍自然只有坐在右側的桌案這裡了。
雖然目前斐潛代表的是劉表,但是畢竟不是劉表親臨,所以坐在客位也還算湊合。
居中而坐的孔伷看了看張邈,意思是說你來問還是我來問?畢竟大營還是張邈的,自己官職雖然比張邈的高,但是也是要尊重一下張邈的意見。
張邈微微向孔伷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並不說話。
孔伷便問斐潛道:“不知汝此次出使所謂何事?”
斐潛拱手為禮,回答道:“奉劉荊州之命,出使渤海太守袁也。”
原來不是找我們三人的啊,而是出使袁紹的?孔伷沒反應過來,出使袁紹怎麼找到這裡來了?你走錯地方了吧?
於是孔伷便說道:“渤海太守袁本初?未在此也……”
孔伷還未說完,一旁的張邈乾咳了一聲,插口說道:“邟鄉侯有事未了,尚未至此……依吾之見,二位遠道而來,且天色已晚,不若安排汝等先行歇息可好?”
這意思是袁紹還沒到麼?
哪也只好等等了,難道要跑到渤海去?
況且這往北也不僅僅是一條路,白馬津也可以渡河,酸棗北面的延津雖然險了一些,但是現在春天雨季未到,所以也是可以渡河的。
所以若是萬一走錯了線路,白費腳力不說,還耗費不少時間。
於是斐潛和伊籍便同意了,在張超的帶領之下,先去大營的一角暫時歇息。
天色已經較晚,重新讓手下的兵士去紮營顯得有些不現實,況且張邈和張超的大營也不算小,騰個地方讓斐潛一行人扎個營還是可以的。
中軍大帳之內,孔伷有些不解的看著張邈,不知道為何將斐潛留下來——渤海太守袁紹有說過要來酸棗麼?
張邈見到孔伷的神色,便猜到孔伷在想些什麼,便說道:“豫州可是在想為何將此人留下?”
孔伷點了點頭,說道:“正是。渤海太守袁本初不是在鄴縣承製設壇麼?怎會來此?還是說邟鄉侯之後便來?”
張邈呵呵一笑,說道:“其實說來,我也不知邟鄉侯是否會來此地。”
“那你為何要留人在此?”
張邈笑道:“豫州莫忘了,此人是劉荊州所派!”
“劉荊州……”孔伷思考了一下,然後說道,“孟卓之意是說,劉荊州也是漢室宗親?”
張邈撫掌而笑,說道:“正是!方才我等還在憂慮,此子一來豈不剛好?哈哈……”
孔伷恍然大悟,也是連連點頭,說道:“孟卓所見極是!人常言孟卓俠義,依吾之見,還要加個洞悉慧敏才是!”
孔伷是因為一是自己的兵力不足,二是自己豫州刺史被朝廷免職尚未繳納印綬,所以和兗州刺史劉岱對抗也有些先天上的短板,所以才來找張邈聯合,在孔伷心中,雖然清楚自己不可能成為帶頭的領袖,但是也絕對不願意一個什麼突然冒出來的劉岱壓到自己的頭上指手劃腳的發號施令……
對於張邈來說,他和前任兗州刺史,現任東郡太守橋瑁關係還算不錯的,而他聽說這個劉岱一來就處處和橋瑁作對,將之前橋瑁的一些施政策略全部否決,搞得兩個人關係十分的僵硬。
但是畢竟橋瑁也是擔任了兗州刺史一段時間了,所以多少也有些根深蒂固,劉岱一時之間也不好動彈,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