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零六章 劉蔡聯姻,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物就紛紛南逃到了荊襄,逐漸形成了在這一帶頗為多元化的文化氛圍。

所以襄陽簡直就是一鍋大雜燴,包容並蓄,也逐漸形成了和其他地方不同計程車族體系。

在北方,有很多地方的一個大計程車族往往都具備很強的排外性,往往一個地方只存在一個姓,其他外姓之人很難立足。

而在襄陽,別的不說,單說襄陽至宜城間就有數十里被稱為“冠蓋裡”,有兩千石以上官員者數十家定居於此,其中最有名者七家:龐、黃、蔡、蒯、馬、習、楊。至於其他一些較小的世家那就更多了,不勝列舉。

最關鍵一點的是在襄陽的這些世家相互聯姻的程度比北方更加的密集和頻繁。

其中最為偏好聯姻手段的,莫過於蔡家。蔡家不僅與本土士族聯姻,甚至和北方重臣也多有往來,比如蔡諷之姐就遠嫁給了張溫為妻,而現在張溫被封為了太尉……

現如今劉表向蔡家伸出了一隻手,簡直就是和蔡家一拍即合,蔡家不用再遠離本土,就可以擔任重職。

並且龐統特別強調說道,與蒯家的詩書傳家不同的是,蔡家家學中還有一部分練兵和統領之法,所以基本上來說蔡家也可以算是偏武將類的世家。

劉表此番聯姻,就基本上算是站穩了荊襄,文有蒯家兄弟,武有蔡家之人,一文一武,兩家剛好沒有太大的衝突,可以進行完美的合作。

斐潛心想,排名前列這幾家,龐家就不說了,龐德公聲譽響徹荊襄;蒯家、蔡家和劉表現在關係密切,那黃家呢,江夏黃祖莫非也是黃家之人?於是便問龐統。

“黃家以制器著稱,”說起黃家,龐統搖了搖頭,有些惋惜的說道,還舉了舉手中的衡器,“像這把衡器也是我找黃家借來的。黃家原也是大姓,奈何現在黃公後繼無人啊……導致現在黃家有好多人都跑到江夏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