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遠已經招募了兩百羌騎了……”徐庶拿著一份棗祗寫來的平陽近些時間的簡報,走了進來,然後說道,“……速度還挺快的……”

張遼新來,也沒有多餘的部隊給他帶領,因此在調撥了一百幷州騎兵給他之後,斐潛便讓其到上郡附近去招募羌人的騎兵了。

正好張遼和白石羌也有一些交情,因此也是欣然而往。

白石羌現在都快成為一個運輸大隊了,從斐潛這邊購買的生活物資,甚至一些奢侈品,都成為西羌那邊的搶手貨,生意是做的風生水起……

“明倫殿辯,趙子協奪冠?”

斐潛拆開封套,然後看著平陽送過來的簡報,有些撓頭。

其他的訊息都是一些平常的事項,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有其中的一條比較讓斐潛有些費解。

令狐邵在守山學宮舉辦了第一次的守山學宮的明倫大殿的經論,結果被公認是第一名的既不是守山學宮的莘莘學子,也不是平陽附近計程車族子弟,而是一個來自於河內的趙商趙子協……

這是什麼鬼?

哦,不對,這是什麼人?

河內人?

斐潛一提起河內,首先想到的便是司馬家,但是也沒有注意到有沒有一個趙家?能在經論當中表現優異的,至少不會是一般計程車族子弟。

但是趙商這個人,斐潛是真的沒有多少印象。

“元直,這個趙子協……你可知是什麼人?”斐潛問道。

徐庶看了一眼斐潛在簡報上指出的名字,回想了一下,然後也搖了搖頭,說道:“我在平陽時也沒有聽說過這個人,想必是這一段時間才新到的吧?”

“學宮的名聲大了啊……”斐潛將簡報放下,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現在的事情太多了,好多都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梳理一遍,就像學宮。

建立學宮是為了什麼?

除了開啟民智,培養人才等等幾個方面的作用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培養屬於斐潛自己的文化底蘊。

而文化又是什麼?

有人說文化應該是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但是實際上,文化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為某一特定的社會政治階級服務的產物。

為何山東士族可以把持住朝廷,並且也沒有太多的人覺得奇怪,或是覺得有什麼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冀州、豫州計程車族有他們自己的在文化上的聲音。

豫州那一塊就不說了,潁川前前後後出了多少在朝廷在地方上為官的人,數都數不清,更不用說那些學術上有所成就卻並沒有出仕的人了。

在冀州地面這一類的人也是不少,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趙齊之間就多有高士,特別是齊國的稷下學宮,更是百家爭鳴的頂尖學術殿堂,滔滔雄辯的孟子,幽默滑稽的淳于髡,還有“談天衍”鄒衍、“雕龍奭”鄒奭、“天口駢”田駢、“一日服千人”的田巴、“千里駒”魯仲連,就連文思嚴整敏捷的荀子等都曾遊學於此,高談闊論、競相獻策。

斐潛原先的設想就是讓這個學宮成為新的一個學術體系,並且衍生出更豐富的文化分支出來,但是現在似乎還做不到……

這個問題,或許需要一個更強有力的學術方面的領導者才行,斐潛自己沒有辦法,因為確實是分身無術,而這種事情,原本蔡邕來做才最合適,不過按照蔡邕的性子……

蔡老頭子遇到高興的事情,估計會興高采烈的談天說地然後曲水流觴兩三天估計都沒有問題,但是遇到這樣的麻煩事,多半會不耐煩的直接甩著袖子掉頭就走,然後縮回他的小院成一統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因此,現在這個難度還是有一些的。

“最近流民北上的有多少?”斐潛無奈的嘆息了一聲,然後暫時先將學宮那邊的事情放下,反正一時半會也管不到那一頭去,先將眼前的事情顧好再說。

對於這個,徐庶倒是熟悉得很,根本那就不用翻查資料,就回答道:“前後加起來往北走了十二批了,總共是六千八百餘人,耗費糧草四百餘石,葛布三百餘匹,主要是刀耕火具等等消耗較大,已經下令讓平陽再調一批物資前來了。”

流民在經過了梳理之後,按照籍貫,親屬等等的關係,登記造冊,重新建立起基本的秩序,然後組成了最基本的群落,一半指定一半推選出基層的管理者,由其領取發放生產生活用具,最後說明如果在一個群落內的人員能夠全員抵達陰山,那麼這個管理者會多給二成的土地和物資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