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五一章 坐而相商,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在賈衢提點了一下之後,斐潛自然可以從腦海當中的記憶提取了出來,挑選了一句這樣的話來進行對答。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句話是易經裡面的,但是孔子有對其作了註解:“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意思也是非常的直白,當然也是對於王邑話語的極好的回應。

王邑的目光閃動了幾下,顯然是對於斐潛的回答比較的認可,態度統一之後,便是要商量一下具體的舉措了……

王邑呵呵笑道:“如此,履校滅趾?”

啥?

王邑居然有這樣寬闊的胸懷?

斐潛看了王邑一眼,注意到在王邑的眼裡閃過一種莫名的神色,心中一動,這個王邑多半用這“履校滅趾”來進行試探的,想想也是,作為一個堂堂的河東郡守,卻被衛氏逼迫到差一點身亡的地步,而且自己原先的助手盧常的死亡,自然也是要算到衛氏頭上,那麼簡簡單單的滿足於一點點的小意思?

於是斐潛也是笑道:“不妨,繫於苞桑?”草啊,這個王邑!唉,算了,誰叫自己年齡小了些,職位也稍微差了一點,自己先表態就先表態吧……

王邑聞言略愣了一下,然後笑容在臉上盪漾開來,一邊拍手,一邊哈哈大笑的稱讚道:“斐使君真妙人也!當浮一大白!”

賈衢連忙一欠身,說道:“二位使君稍駐,待吾前去準備一二。”然後便拱手施禮,下去準備酒席了,反正之前臨汾送來了一些慰軍的物品,正好可以拿來招待王邑。

士族之間的談話,特別是像對於這種比較重大的事情,從來是不可能一二三四,講得清楚明白的,至於能懂的,那麼就是自己人;不能懂的,那麼不好意思,去旁邊自個兒玩泥巴去吧。

方才在最後談話當中,王邑和斐潛的一人一句,其實就是用易經裡面的話語,用延伸出來的含義在進行肯定和補充,最後王邑一拍手,也就等於是將這個事情定下了調子,決定了執行的方案。

那麼有了統一的意見,後面的事情自然就是具體實施的問題了,然而作為站在勝利這一方的兩大郡守,自然是可以坐下來好好品嚐一些美酒佳餚了,稍微放鬆一下,慶祝一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