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三七章 望南望北望煙塵,詭三國,馬月猴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帳篷之內,一燈如豆。

一個黑影坐在大帳之內如同雕像一樣,默然不動。

不知道過了多久,低低的哦吟聲響起,就像是從風吹過了荒野,吹過了草叢……

“苕之華,

“芸其黃矣。

“心之憂矣,

“維其傷矣。

“苕之華,

“其葉清清。

“知我如此……唉……”

楊奉一聲長嘆,沒有繼續低聲吟唱下去。

這已經是多少年了?

楊奉自己也算不清楚。

楊奉姓楊,這是沒有錯,但是楊奉的真正的名並不是“奉”,而是“秋”,字“子獲”,祖籍弘農……

但是如今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知道他的真名,也不知道多少年沒有人稱呼他的字了,就只是知道楊奉,楊渠帥。

楊奉的父親叫楊春,爺爺是楊裡。若是按照輩份來算的話,楊奉和楊彪是平輩,但是平輩未必意味著平等,他是如同地上的黃泥一般的下賤,而楊彪則是當朝三公……

士族並不是像外人看的那麼的風光,人多了,必然有紛爭。普通的小打小鬧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學問志向上若是起了重大的衝突,就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了。

楊裡是楊震之子。楊震原配王氏,生子:楊牧、楊裡、楊讓。續配邴氏,生子:楊秉、楊奉(同名)。

楊牧尚再世時,多少還能挺起整個楊氏的架子,但是奈何楊牧中年不幸病重而死,楊家的大梁到底誰來抗?

此時楊裡和楊秉兩個人年歲相差不多,楊裡稍微大一點,都具備候選的條件,因此爭奪自然圍繞著這兩個人展開了。

楊奉已經不知道當初具體的情況是如何,只是知道他爺爺楊裡或許是奪權失敗,或許是自我逃避,或許是家族驅逐,反正是離開了弘農楊氏,來到了呂梁山中隱居。

這一隱居,就是幾十年。

楊奉忽然嗤笑了一聲,自己的爺爺當初走出弘農的時候,是否曾經想過這一條迴歸之路會這麼的坎坷,這麼的曲折?

前些年楊家找上門來的時候,楊奉他也很矛盾,他內心當中想要回歸弘農楊氏,但是又不願意參與到這樣的計劃和佈局當中,反過來說,如果他不為楊家做出一些什麼事情的話,楊氏又怎麼會接納他?

於是後來便少了一個楊秋,多了一個楊奉,奉命的奉。

這些年他已是殺人如麻,沾染的血腥無數,這些年他也曾茹毛飲血,為了一口吃的甚至可以拔刀相砍,這些年他也在生死掙扎,在無數次的背叛和殺戮當中存活……

如今的他,何曾像一個士子?

而是隻像一頭野獸。

他只想回弘農。

只想回家。

可是這條回家的路怎麼這麼的長?

長夜漫漫,一燈如豆。

燈火就宛如楊奉殘存的希望,在深沉的夜色當中飄搖,但是燈座當中的油始終會幹,在最後幾聲輕微的燈芯爆響之後,燈火最終搖曳幾下,化成了一縷的青煙,嫋嫋升起,消失得無影無蹤……

楊奉呆呆坐著,視線彷彿透過了帳篷望向了南方。不知過了多久,忽然帳外來了一個親衛,將帳篷門簾一掀,帳外的光線照了進來,方知道自己竟然已經枯坐一夜,又是第二日的天明。

楊奉令人取來涼水,也不管清晨的水溫寒冷刺骨,洗了一把臉之後,便昂然而出大帳,就像是將內心當中所有的黑暗、彷徨、恐懼、無奈都拋在身後的黑漆漆的帳篷之內……

“傳令,今日必下平陽!”

昨天確實是疏忽了,誰能想到有了匈奴騎兵在一側護衛,居然還有人膽敢衝擊大營?而且更不可想象的是,匈奴竟然沒有放出斥候,連一個預警的都沒有,導致直到近前了才被發現,措手不及之下頓時頭尾難以兼顧,導致攻擊平陽最後匆匆收場。

但是今天不同,楊奉已經連夜安排了人員對於整個的後營加強了防禦,將原先後營的那些百姓全部驅趕到了南面,然後派駐戰兵在營地當中修建了不少拒馬,也挖了不少的陷馬坑,就等著那一百多的騎兵再次衝擊後營了……

攻打平陽的隊伍也是做了調整,上午就是二比一的百姓與戰兵混合攻城,消耗平陽守兵的氣力,然後若是到了中午,若是那些騎兵未能前來,又或是來了中了後營的埋伏,就直接全部換上戰兵,雙面齊攻,定可以一舉奪下平陽!

拿下平陽之後便將百姓之類的留給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