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遊醫(5)
一滴水1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 遊醫(5),上帝之手,線上基操[快穿],一滴水17,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帝之手,線上基操[快穿]》最快更新 [aishu55.cc]
死馬當作活馬醫,夫妻倆沒有過多猶豫,抱著最後一絲期待點頭。
做針灸的準備的同時,秦陳讓吳書儘快去買藥,並將開好的方子寫給他。
“炮附子24克、乾薑12克、炙甘草12克,三碗水煮留四成,分四碗溫服……”
“我記住了,秦小醫,等我回來就立刻去煎藥!”吳書鄭重將方子往兜裡一揣,馬不停蹄出門。
秦陳目送他離開,從針灸包中分別取出兩個小針盒。
時至現代,依舊有許多人不信中醫、或認為中醫只能治緩症,然早在很多年前,古代醫家就總結出了一套水平不低的急症刺灸法。
秦陳以前在醫院,對此稍有了解。
雖不明原理,但不妨礙她對中醫持有尊重和好奇之心。
來了這裡之後,代入原主的視角跟隨秦父學習兩年,秦陳對其又生出一些探索的慾望。
路漫漫,其修遠兮。
有這個學習機會,她不能浪費。
……
經過判斷,秦陳準備分別針刺病人的人中、十宣穴。
人中要用毫針刺法——急症刺灸法中的一種,其手法多樣,幾乎適用於各種急症。
工具就是毫針,這種針形如松針,尖中帶圓、圓而不鈍,長短皆有,是常見的針灸用具。
短毫針適用於淺刺,正是秦陳所需。
拿針之前,她先用烈酒沾溼帕子擦手。
這時候的酒普遍度數不高,好在民間已有相對成熟的提純技術,醫師們用的都是特質的高度數提純烈酒。①
淨過手,秦陳捻起一根0.5寸的細短毫針——按照現代的計量單位,直徑大概在0.4毫米——仔細檢查過後,放在一旁備用。
相較人中穴,大眾對十宣穴就沒有那麼耳熟能詳了,但若說到十指放血,多數人都能反應過來。
雖然聽起來很不靠譜,不過十宣穴確實也是非常重要的急救奇穴,“十指放血”更是傳統中醫治療中風昏迷者時常用的急救法。
它同時具有清熱開竅的功效,適用於高熱、昏迷,正好與秦陳的病人對症。
十宣穴也可用毫針刺,但手法不同,效果也不盡相同,秦陳這裡要放血,就用三稜針點刺。
點刺法,即用針刺入患者體表並迅速退出,讓其自然出血,要求行針者手快、穩、準。
——這恰好是秦陳的長項。
她請婦人幫忙點燃蠟燭,然後將針頭擦過燭火短暫烘烤,片刻即離。②
如果針頭用火炙烤至紅色,那就成火針了,並不適用於目前這種情況。
對於一名外科醫生來說,這樣的消毒手段要多粗糙有多粗糙,但時代所限,秦陳暫時也沒有辦法改善。
她深吸一口氣,來到木板床前。
婦人和男人怕打擾到她,關住嘴待在一邊默不吭聲,遠遠看著她操作。
說實話,秦陳心裡很沒有底。
但靠近病人的那一刻,她那短暫丟失的冷靜和自信一瞬間又回來了,彷彿自己手裡拿著的不是短短一根針,而是她慣用的手術刀。
看了眼牆上的穴點陣圖,秦陳目光緊盯病人的人中溝,腦海中回憶起秦父的講解。
人中穴位於上唇正中的縱溝上,將縱溝一分為三,上部與中部的交點處即為人中穴③……就是這裡沒錯。
秦陳確定好位置便果斷伸手,落針、刺入,動作一氣呵成。
但更難的還在後面。
針灸,要在不同的病患身上找到正確的穴位,聽起來雖不易,其實只需耐心仔細、加上稍許經驗堆積即可。
最難的是行針。
這時候主流的輔助手法是提插捻轉法,即將針提、按,或進或退,十分考驗醫師的技術和膽量。
針不可過淺,否則效果不顯;也不可過深,恐損害病人身體。
這種手法,秦父還沒教到。
因為他另有一套不知是自創還是家傳的手法——而這也是秦陳敢上手的原因和底氣。
入針後,用手指在針刺穴位所在的經絡上下推循……
如此大概五分鐘,病人的身體明顯顫抖了一下,秦陳狠狠鬆了口氣。
婦人眼尖地看到這一幕,雙眼迸發出希望的光芒,緊緊抓住丈夫,一手捂著嘴淚流不止,恨不得就地給小醫師磕兩個響頭。
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