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才有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回 老錢,蔣四小姐,包子才有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回書說到徐家的四位琢玉師傅見到欣瑤,紛紛跪下磕頭。欣瑤哪敢受他們的頭,忙上前一一扶起。
蔣全趁機介紹一番,欣瑤一時也記不得名字,都姓徐,心中便用徐一,徐二,徐三,徐四代之。
欣瑤道:“四位師傅都是老人了,到今日還守著翠玉軒,欣瑤心中感激。這些年,委屈你們窩在這莊子上。”
老師傅們都是實實在在的手藝人,只寒喧了幾句便拿出這些日子做的成品,蔣欣瑤一一把玩,細看一番。
碾玉分為十二道工序:1.搗砂、2.研漿、3.開玉、4.扎砣、5.衝砣、6.磨砣、7.掏膛、8.上花、9.打鑽、10.透花、11.打眼、12.上光。一般來說,前三道都是學徒工做,第四道開始才由真正的玉匠負責。最後一道則是由專業的拋光師傅去做。當然,造型簡單的玉器,則無須經歷全部工序。
這四位師傅便是做中間七道工序的高手,當年拜在蔣全父親的門下,一雕一琢都是師傅手把手教出來的。即便徐家落敗至此,因師傅臨終有言,都本份的守著徐家,忠心無二。
琢且玉是件非常嚴謹,枯燥,辛苦的手工活。因為玉石異常堅硬,必須用鐵製圓盤--**為工具,以水和金剛砂為介質,經過鍘、鏨、衝、壓、勾、順等工藝,一點一滴琢磨而成。它與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別。高手琢磨的玉件,能達到"小中見大"、"以輕顯重"的藝術效果。
蔣欣瑤的爺爺就是琢玉高手,做活時從不許有人打擾。
蔣欣瑤見所承的玉器構思精妙,生動傳神,匠心獨具,件件可稱精品,便知這四位師傅手藝精湛。欣瑤回憶前世爺爺的那些成品,發現這個時代與前世的玉器雕琢是有差異的,這個差異便是雕琢的技法的不同。
欣瑤不禁感嘆,前世先進的琢玉工具,高速的製作過程,遠遠不如古人用最原始的工具,慢工出細活。蔣欣瑤對這四位玉匠師傅肅然起敬,當然也暗自心虛,若不是以前天天跟珠寶玉器打交道,看多識廣,只怕現在也無法讓人家信服。
蔣全道:“小姐,早盼著你來呢,其它的也沒什麼,就是有些圖案,較為繁雜,師傅們從未做過。”
欣瑤忙道:“我這就算是班門弄斧了,四位師傅可別笑話我。你們的手藝,真真是好的沒話說,我也就是瞎想想,瞎畫畫,試試看能不能做出些新的,不同以往的東西。若能成,咱們鋪子就算是這蘇州城頭一份了。”
徐一上前道:“小姐說得很在理。我們做的活都是師傅傳下來的,做慣的東西。玉器行只要有上好的料,手藝好的玉人,都能做出來,不足為奇。倒是小姐畫的那些個飾品,掛件,我們幾個還是頭一次見。”
欣瑤認真的聽完,道:“師傅不用自謙,一代代傳下來的東西,必是極好的,咱們也不急,這十天,我就呆在莊子上,我們一起研究琢磨,你們看如何?”
四人都道若是這樣,實在是太好了。有畫圖的人在,總比對著一張不會說話的圖來得強。
於是,蔣欣瑤換上打粗丫鬟的衣裳,沒日沒夜的在作坊間與師傅們研究,討論,爭執,把畫冊上的圖案一一與師傅們講解,看如何選材,琢磨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沒幾日,蔣欣瑤的小臉就瘦了下去。
鶯歸則變著法的給小姐做好吃的,莊子上的食材新鮮,雞鴨魚肉比起蔣府來,味道更好,小姐也喜歡吃。這下倒把蔣全及幾個師傅們樂壞了,一到飯點,便無心幹活,眼睛只往外頭瞄。
蔣欣瑤在作坊呆累了,便讓蔣全陪著在莊子上四處走走,順便商量下鋪子的事情。看眼前的情形,三月初三是來不及了,蔣欣瑤不想櫃檯上擺放的都是以前的老貨,總得有一兩件鎮得住的寶貝才好。如今這些寶貝還在師傅手中,蔣欣瑤不想將就,提出四月初八再開業。
蔣全當即表示贊同,蔣欣瑤想了想牌匾之事,便對蔣全道:“全爺,我想了想,這翠玉軒是不能再用。當年的事情雖說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早已物是人非,但蘇州城的老人們,有幾個不知道翠玉軒?保不準被有心人拿來說事。只這一點,我就不能冒這個險。我不能讓大夥辛辛苦苦的努力最後被別人的幾句話就灰飛煙滅了,讓我如何跟祖父交待?”
蔣全道:“小姐,我明白。你放心,雖說翠玉軒是百年老號,我就是再捨不得,也不會拿它冒險的。”
欣瑤點頭道:“你能這樣想,我就放心了。我在祖父墳前跟他說過這個事了,我想他不會怪我的。現下咱們就想想起個什麼名好。我這裡倒想了幾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