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45 章 酒精,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閃電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米家不愧是萬陵縣三大家族之一,萬陵縣大戶中的大戶,在和李昌憲達成協議的第二天,就安排人送來了三艘小船。

當場李昌憲就給楊漢部落安排了兩條小船,直接運送石灰石和鋪路用的石頭。

至於剩下來的一隻小船,李昌憲讓李柱安排人暫時停靠在舊軍營的簡易船塢,等船塢休整完畢,打算讓阿布達的朋友們學習駕駛小船。

李柱在一邊嘟囔著也想去學駕駛小船,直接被李昌憲一個刀子眼嚇得不說了。

你不是暈船嗎?你去了是想偷懶還是找刺激?

李昌憲看著無精打采的李柱,突然有個主意,打發他去王婧美那裡教小孩子們讀三字經。

這下李柱傻眼了,他不想去呀,跟著李大少爺雖說沒什麼事,但是人人見了,無不恭敬他為李昌憲府上第一大管家,現在去教小孩子讀書算什麼事?

他也反感這批小孩子,沒有一個怕他的,都叫二丫她們寵壞了。

最後,李柱還是扛不住李昌憲的眼神壓力,只好乖乖地到那個簡陋學舍報道,誰叫他是男子組第二個有學識的人吶?

第一個有學識的非大少爺莫屬,當然縣衙那幾個留守的人除外。

看到李柱被自己坑走了,李昌憲有點高興,也有點放飛了,哼著小曲,搖頭晃腦地在舊軍營內溜達。

舊軍營外,李昌憲一個人是不會出去的,一方為了自己生命安全著想,另外一方面舊軍營外面真的沒什麼好看的,到處都是荒草,碎石,泥土路。遠處的大山和溪流等美景更沒有辦法去看了,這個時候萬陵縣的深山老林還處於原始未開發狀態。

路過放置石灰石的庫房,看到已經陸陸續續運回來幾萬斤的石灰石了,白老頭正指揮著人燒煉石灰石,李昌憲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院,用青磚還是紅磚好呀?反正不會像白老頭等人蓋的土坯房一樣,還是磚石結構的房子好。

想到這,李昌憲上前問白老頭能否燒製一批磚出來,好讓自己住上磚瓦房。

“李縣爺,燒製磚塊很簡單,需要建一個磚窯出來,再用這裡的黏土做坯就能燒製了。”

白老頭甚至推薦他的大兒子白河出來,白河以前在老家時就給人燒製磚瓦,技術上一點問題也沒有。

李昌憲看了看憨厚的白老頭大兒子白河,想不到呀,這也是一個技術人員呀!

當場任命白河為窯場第一負責人,負責以後的生石灰和板磚的製作。

看著白老頭大兒子高興地接管了窯場的工作,李昌憲突然意識到,這群隨自己來的災民中是否還有其他技術人員,例如瓦工呀,木匠呀,鐵匠等等。

李昌憲禁不止想招呼白老頭過來詢問一下。

如果自己好好挖掘一下,說不定在這些泥腿子,土包子當中,真的能發現幾個技術人員。

還有那些以前做劫匪的人,或許也有人是技術人員,這個要統計一下,一定要把這些人集合起來,建立一個技術開發小組。

俗語說,“鐵匠短,木匠長,石匠是個巧手郎”。真不能小看了這批人,他們才是古代最早的科技人員。

想到這,李昌憲不由得笑了起來,劉小二不就是這樣嗎?現在是自己的火藥研發團隊中的一員,還是水泥技術攻關小組成員。

李昌憲不由地看向蹲在庫房一角正在嘟嘟囔囔的劉小二,這會他正在目不轉睛地檢視實驗中的水泥。

李昌憲上前拍了拍劉小二的肩膀,“水泥實驗的怎麼樣了?”

劉小二站起身來,看見是李昌憲,忙回答道:“少爺,現在用生石灰加黏土混合效果最好,但我還在實驗加入其他材料,看看效果怎麼樣?”

“不用著急,慢慢研究,不行就多試幾次,看那種材料效果好,還實惠!”

發正李昌憲對水泥也是一竅不通,只知道水泥是用生石灰做成的,至於摻加什麼材料就靠劉小二了。

突然,李昌憲想起來煤炭,問問四周的人,“煤山那裡怎麼樣?”

說真的,李昌憲當初聽張克文說過萬陵縣有煤礦,但是沒有去過,不知道哪裡的煤是否好開採。

“縣太爺,煤山那裡道路不好走,挖掘工具也不行,開採的量不是很大,僅夠燒石灰石用!”

為了重視煤炭,這次開採煤礦,李昌憲把舊軍營內的所有的馬都用上了,每天用籮筐放在馬背上運輸。

“為什麼不使用火藥炸開煤層,還有,道路不好,必須要先修路,砍柴不費墨刀工,道路好了,才能大量地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