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3章 自由和民主,我被迫在古代做縣令,閃電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道來自建興帝的書信送到了李昌憲的案桌上。

李昌憲忍不住開啟來,想看看建興帝到底寫了什麼?

自幼出生在皇家,又在眾多儒家大家的教誨下,主持了東宮幾十年的時間,其書法飄逸勁健,豪放流潤,比李昌憲那手蝌蚪文要好看了很多。

李昌憲欣賞了一遍建興帝的書法後,接下來閱讀書信的內容。

這是一份為民請願書,其字裡行間,讓人深深地感受到,建興帝那一顆為國盡責、為民請命的拳拳之心。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建興帝懇求李昌憲儘快出兵,不為恢復大晉朝衰敗的命運,而是為了挽救那些在京城四周受苦受難的幾百萬老百姓。

看過建興帝的書信後,李昌憲不由地感慨萬千,在書信末尾批了一個閱字,讓人儘快送到何嶽等人手裡。

這一次要廣叢集意,討論這次出兵中原的的得失。

當然這個始做俑者,李昌憲也打算把他請過來,一是表示他對建興帝的尊重,二是師出有名,不想落個反賊的罵名。

翌日,萬陵縣眾官員齊聚一堂,建興帝也興高采烈地如約而至,面對舊臣子的禮拜,他早已不感興趣。

今天他來的目的,就是呼籲萬陵縣的所有人,支援他出兵的建議。

“諸位大人,諸位臣民們,我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卻沒有苛刻諸位臣子和黎民百姓,沒有讓任何一個人因飢餓而死去,更沒有讓眾多的老百姓流離失所。”

“這一切,是因為有人不施仁政,窮兵黷武,讓北方陷於常年混戰之中,百姓流離失所,飢餓、疾病、寒冬,讓幾十萬、上百萬黎民百姓因此而喪失了生命。”

“但這並不是結束,而是剛剛開始,據從北方逃難來的老百姓說,京城各地還聚集了幾百萬的災民,每時每刻都在承受著飢餓、疾病和寒冬的痛苦。”

“我們在這裡衣食無憂,估計感受不到他們的痛苦,但是我們可以聽到從北方傳來的痛苦之聲。”

“這種情況不要再讓它蔓延了,我們必須行動起來,把受苦受難的老百姓解救出來,還大晉朝一個安定、祥和和生機勃勃的局面,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從此遠離戰爭、飢餓和痛苦。”

“所以,我建議萬陵縣應該儘快出兵,解救黎民百姓,平息這場叛亂,恢復朝廷秩序。”

“雖然我手不能提刀,肩不能挑糧,但我有一腔熱忱鮮血,願去最前方為戰士們吶喊助威!”

演講完畢,建興帝抱歉致意,臺下頓時掌聲一片,雖然建興帝本人並不能服眾,但是其演講給人帶來極大的煽動性。

李昌憲聽後,臉色一陣尷尬,想不到建興帝竟然喧賓奪主,一時之間風光無量,在眾人面前佔盡了風頭。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建興帝在這次演講之後,似乎找到了他人生的目標,生活的樂趣。

自此之後,建興帝沒有回新城行宮,繼續過他那醉生夢死的生活,而是留在萬陵縣,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為民發聲,為國請願。

哪裡有不平事,哪裡有疾苦,哪裡就有建興帝等一些人的蹤影,彷彿他們專門為民主而生,為民主而不惜粉身碎骨。

“民主黨?”

李昌憲看著自己手寫的三個大字,久久不語。

既然民主黨都已經整出來,那共和黨和自由黨也相互不遠了。

隨後,李昌憲又在紙上寫了自由和共和幾個大字。

對於建興帝等人私下裡組織的政黨團體,李昌憲一點也不反對,反而相當支援,畢竟隨著萬陵縣地盤的擴大,各種勢力都會加入進來,從而各種聲音也會相應而生。

與其讓他們私下裡搞串聯,還不如公開出來,光明正大地宣揚自己的主張,哪怕是保皇黨和保守黨,也沒有關係。

李昌憲牢記一點,那就是槍桿子出政權,不管下面的人如何鬧,只要他手握軍事大權,這些政黨只能是亂蹦達,永遠翻不了天。

“軍隊集結的怎麼樣了?”

建興帝的演講結束後,萬陵縣的所有官員一致要求出兵,挽救大晉朝國運,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

話很好聽,也很有道理,讓李昌憲根本無法拒絕,所以答應了建興帝的建議和眾多官員的請求,在下月十五日,決定出兵北上,打算收復被三皇子搶佔的大好河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