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中年少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北京中年精英圖鑑(39)海淀生活日常,北京中年精英圖鑑,雙向中年少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一晚李玫逼迫自己把甜蜜的夢境續上了,夢裡是民政局,幸福的開始之地……
可是夢境再甜蜜也是夢境而已,我們不能總是沉迷在自己構建的夢裡。
李玫早早的醒來了,多年的家庭生活已經讓她習慣了早早起來做早餐,送孩子上學。曼青也早早醒了,畢竟沙發上蜷了一夜,這實在不是什麼好的睡眠體驗。
兩個媽媽在為孩子們上學忙碌地做著準備,李玫做著飯,曼青在挨個轟孩子們起床洗漱整理書包。
一切好像還是生活本來的模樣,這種情境,才是海淀雞娃和雞媽的日常。早上的忙碌沖淡了家裡那種不快樂的氣氛,趁孩子忙著洗漱的空檔,曼青去廚房瞧了一眼,李玫沒有什麼異常。
餐桌上,李玫擺上了精心搭配的蒸蛋、酸奶,熱伴蔬菜和牛肉粒,香氣撲鼻的雜糧粥,還有每人一小碟精心搭配的水果。孩子們開心極了,李玫的魔術之手,讓普通的食材都能閃閃發光。
說真的,曼青和兒子都不想回家了,李玫實在是個太好的家庭主婦。
曼青一邊吃著早飯,一邊說,李玫你做的飯太好吃了,我都想娶了你。話音一落,曼青真想打自己一巴掌,自己這個腦子啊,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瞬間,李玫的臉色頓了頓,餐桌的氣氛有點冷了。幸好孩子們並沒有察覺,高高興興吃完,到了上學的時間了。
李玫不想出門,讓曼青去送孩子們,曼青沒讓李玫自己呆在家裡胡思亂想,生拉硬扯把李玫放到了副駕駛位置上,把三個孩子都塞到車後座了,繫好安全帶,朝著學校出發了。
一路上,幾個孩子在後排嘰嘰喳喳十分開心,談論著學校裡班級裡各自的趣事和學習,兩個大人在前排座各想各的心事。
忽然曼青兒子一句話把她們都給逗樂了,許泰元說,我覺得我在我們班一點優勢都沒有,成績很一般,長得個子也不高,體育一般,才藝一般,遊戲打的也一般,我真擔心以後平庸的我會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
曼青和李玫被逗得忍俊不禁,都笑出了聲,看看,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憂傷。
車裡的空氣因為有幾個孩子,變得歡樂而單純。孩子們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啊,他們的到來就是讓我們成長,讓我們看到生命的意義,看到未來和希望,有了孩子,就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體會到了什麼叫父母心。
有了孩子,生活中就有了很多的快樂的光芒,當然孩子也給我們帶來很多甜蜜的煩惱,吞金神獸們是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了他們的成長和發展付出了多少時間金錢和筋疲力盡的代價的。
每天送孩子到學校的時候,也是北京交通的最高峰期,車流走走停停,大家在路上短暫相遇,一個紅綠燈後又各自奔赴自己的人生。
曼青在開車,李玫一直在沉思,她在心裡問了自己很多問題,但很多問題自己並沒有答案。李盛的出軌,大概是她婚姻生活中的第一個重大打擊,她還沒有準備好,就被生活重擊了一錘。
該怎麼辦呢?沉思著,已經到了孩子們的學校了。
這地方集中著全中國最好的學校,包括最好的小學,最好的中學和最好的大學們。
精英家長們拼著命也要把孩子送到這個生活圈裡,來這裡的意義就是一旦進入這個生活圈,就意味著從此有了很多保障,升學的保障,優秀的保障,未來成為精英階層的保障,有個好生活基礎的保障。
海淀,中關村、學院路,還有西二旗,無論如何也是在北京令中年人最嚮往的生活圈之一。
這個圈內聚集著全中國最好的學校和最好的公司,人生最好的發展路徑彷佛就在這幾條車來車往的街上,有了明確的“熟路”導航。
進來這個的圈子的人想保持在這個圈子裡的地位穩定,沒在這個圈子裡的人想透過各種路徑進入到這個圈子。
人要把自己放在什麼生活圈和朋友圈裡,越來越是件重要的事了。你不信嗎?當海淀的雞娃們已經在討論建構論思考人生大事的時候,開車500公里以外的同齡孩子,也許都不能每天保證喝上牛奶。
中國的階層已經逐漸開始固化,越來越多的70後80後的中年人們,雖然沒經歷過父母給的階層教育,卻已經被生活逼得自學成才,深深感受到了階層的重要性。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必須“混圈子”,朋友圈,同學圈,家長圈,工作圈,同行圈,興趣愛好圈,生活社群圈,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圈,也把我們自己逐漸框在了一個自我固化的圈裡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