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區域經濟學原理,那年夏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容。
目前,區域經濟學理論體系正處於多學科大滲透、大融合的快速成長期。未來區域經濟學學科理論體系將從大融合向大分化方向縱深拓展,並將形成一系列子學科群(見圖1。3)。
圖1。3 區域經濟學學科體系示意圖
第三節 區域經濟學學科發展概況
一、西方區域經濟學學科演進概況
儘管區域經濟學是一門相當年輕的經濟學科,但西方區域經濟理論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826年德國經濟學家杜能(J·H·V·Thunen)倡導的經濟區位理論。西方區域經濟學大體上萌芽於1826年到1940年代,正式形成於1950年代,1950年代…1980年代為第一次發展高潮,1990年代以來再度蓬勃發展,目前正迎來〃第二個春天〃。
1.西方區域經濟學的萌芽階段(1826年…1940年代)
西方區域經濟學脫胎於經濟區位理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西方區位經濟理論主要側重於企業、產業和城市的區位選擇、空間行為和組織結構研究,湧現出了一批至今仍然具有理論生命力的經典經濟區位理論。諸如:德國經濟學家杜能(1826)在《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簡稱《孤立國》)中倡導的農業區位理論;德國經濟學家韋伯(A·Weber; 1909)在《工業區位論》中倡導的工業區位論;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 1933)在《德國南部的中心地》提出的中心地理論;廖什(August Lòsch,1939)在《經濟空間秩序》中提出的與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論類似的中心地理論。此外,瑞典經濟學家帕蘭德(T·Palander; 1935)在《區位理論研究》中提出的市場區競爭區位理論,美國經濟學家胡佛(E·M·Hoover)在《區位理論與製鞋、製革工業》(1937)、《經濟活動的區位》(1948)中所提出的轉運點區位理論等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拓展豐富了工業區位理論。
2.西方區域經濟學的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1950年代…1980年代)
這一時期西方區域經濟學理論研究的重點由微觀區位研究轉向宏觀區位選擇、區域經濟模型、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經濟政策研究,歐美學者提出了許多廣為流傳的經典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及模型。諸如:胡佛和費雪(E·M·Hoover&J·Fisher; 1949)的區域經濟增長階段理論;諾思(D·C·Nourth)首倡,蒂博特(Tibout; 1956)等進一步發展完善的輸出基地理論;佩魯(Francois Perroux; 1950;1955)首倡,布代維爾(J·R·Boudeville; 1966)等學者進一步拓展的增長極理論;赫希曼(A·O·Hirschman; 1958)的區域經濟不平衡增長及區際經濟傳遞理論;繆爾達爾(G·Myrdal; 1957)首倡,卡爾多(N·Kaldor; 1970)、狄克遜和瑟爾沃爾(Dixon&Thirlwall; 1975)等進一步發展完善的迴圈累積因果理論;威廉姆遜(J·G·Williamson; 1965)的倒〃U〃型理論;弗裡德曼(J·Friedman; 1966;1973)的中心…外圍模式;西伯特(H·Siebert; 1969)、理查森(H·W·Richardson; 1973)的區域經濟增長模型等等。
這一時期西方區域經濟學家還出版了一批以〃區域經濟學〃命名的專著和教科書。諸如:諾思(D·C·Nourth)的《區域經濟學》(1968);理查森(H·W·Richardson)的《區域經濟學概論》(1969)、《區域和城市經濟學》(1978)和《區域經濟學》(1979);胡佛(E·M·Hoover)的《區域經濟學導論》(1971,1975,1984)等。此外,西伯特(H·Siebert)的《區域經濟增長:理論與政策》(1969)、理查森(H·W·Richardson)的《區域增長理論》(1973)等專著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3.西方區域經濟學的拓展階段(1990年代以來至今)
這一時期無論是在區位理論還是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政策等論域,西方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範圍和領域都有縱深擴充套件,注重實證研究和計量分析成為一種趨勢。
在區位理論領域,西方區域經濟學研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多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