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部分,厚黑學,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是對民眾要“厚”,對貪官要“黑”。為此,我們總結了古今中外領導者的有關經驗,得出如下做領導的五大謀略,希望能對你有所裨益。
一、寬政可得民心
歷代兵制中自己親自去當兵,這是定例。而漢代劉濞卻決定可以自己出錢讓別人代自己去當兵,這就是寬政。自己出錢讓別人代自己去當兵的人既已是寬政,而親自去當兵的人國家又給予他一定佣金,這是富者出錢而自己不當兵,貧窮的人雖然自己當兵卻能得到佣金,這是吳王劉濞為取得民心而採取的措施。這種寬政之法考慮到了不同人的情況,而使人們都能滿足。
二、忠愛為正當心術
做官應該學習劉向的品德。劉向以學問而取勝,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劉向的愛國熱忱,更令人欽佩。例如劉向見識精闢而不炫耀,氣勢很盛而不驕矜,預料到王氏必然篡漢自代,想到應當早點兒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但又沒有誅滅王氏的意思。他用心平實,指事確鑿,以“忠愛”二字為本。做官者應當首先學習他的心術,只有根本堅固,心術端正,正如根基深厚的大樹才能枝葉繁茂。
三、除惡要務盡
做官之人要充滿正氣,不可徇私枉法,在執法時要除惡務盡,例如,張敞就是這樣一個正義之官。據《張敞傳》記載,張敞在決定處死絮舜時,派主簿持教告訴絮舜說:“我這五天就要卸任的京兆尹難道不能把你處死嗎?冬天已經過去,春天就要到來,這能延長你的性命嗎?”所以除惡務盡,是為官者的職責。
四、君子只做重大事情
做官者應放眼未來,為國家以及社會的長遠利益著想,不可拘於小事,而應該作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歷代庸官之所以碌碌無為是由於他們只注意了無意義的小事,而忽略了遠大的任務。英·甘地夫人曾經說,她就是為重要的事去奮鬥的。“我這個人眼高手低。一個人要做一件事,不管這事多小也得鬥爭。可我生就一個懶人,所以我就把事情分為三類:最重要、重要、不很重要。我只是為頭一類事奮鬥;如果我身體好,有潛力,也去張羅第二類事。”這句話充分體現了英·甘地夫人作為一個政治家的性格特點,這也是許多有所作為的政治家的態度。
五、法隨令而行
國家要靠法令來統治。商鞅變法就是要保證重大法律的施行。改革要靠法令來推行,所以推行法令是改革的關鍵。刪節法令的要被處死,拖延法令的要被處罰,不服從法令的要被處死。
背靠大樹———交友術
職場上有一句話,叫做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確,在你的背後,要是有個顯赫人物為你撐著,你的人生旅途自然暢通無阻。這就要求做領導的要有一雙洞察世事的眼睛。
大樹底下好乘涼
職場上有一句話,叫做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確,在你的背後,要是有個顯赫的人物為你撐著,你的人生旅途自然暢通無阻。這就要求做領導的要有一雙洞察世事的眼睛。
清朝康熙帝在位時,當時最大的奸臣是明珠。明珠幼年在宮中當過侍衛,與康熙的關係比較接近。正由於這層關係,明珠仕途一帆風順,鼎盛期官至兵部尚書。
吳三桂自請“撤藩”,朝中大臣多有慰留之意。明珠附和康熙的意見,主張下旨“撤藩”,看看吳三桂敢不敢反。從此以後,康熙更是對明珠歡喜不已。
明珠得勢以後,與其最親密的走狗餘國柱開始大肆賣官,中飽私囊。
凡是各省的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等重要位置一有空缺,他們便向有意者大肆索賄,直到滿足他們的慾望為止。日子久了,明珠的財富也就堆積如山了。
而且,明珠還進一步控制那些檢察官員,進而以箝制百官。他將所有新上任的檢察官員找來,令他們訂下密約,答應所有向皇帝上的奏章,事先一定拿來給自己過目。
這樣,明珠不僅得寵於皇上,控制百官,還控制著整個檢察機構。國家機構對他已是沒有任何的約束力,一時權傾朝野。
寵臣太過,就必然會為患於朝廷。大智如康熙者,不曾明眼辨奸,實為憾事。
等到明珠最終一日被人告發,康熙也僅僅是免了他的大學士之職,並且,還是很不忍心的。過了不久,康熙又把他招來身邊,充任“內大臣”!
明珠是個可憎可惡之人,我們可以從他成功的背後去尋找答案。他要不是有康熙這棵大樹為他擋住烈日、擋住狂風、擋住暴雨,他早已是滿朝文武的眾矢之的,身首異處了。
明珠的官道暢通之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