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進淡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章 造紙作坊,溫暖納蘭謹年,漸進淡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煮池,捶打作坊,打漿槽,蕩料槽,火牆,原料倉庫,成品倉庫等。
很大,石灰漿池有兩個,蒸煮池有十個。
捶打作坊同時可供三十個人同時作業。因為沒有機器,一個人一天干六個時辰,也只能捶出十公斤左右的紙張。
打漿槽,蕩料槽,火牆也不少,可容納近五六十人同時作業。
這算是比較大的作坊了!
另外還設有有工人的宿舍,廚房,食堂等生活區。
工藝非常繁瑣,而且耗時極長。
溫暖之所以將造紙作坊建在這裡,一是因為這一帶的山上有許多楮樹,竹子也多,這都是造紙的好材料。
然後又近河,浸泡樹皮,漂洗樹皮都比較方便!
整個造紙過程都離不開水!
單是原料就要浸泡十幾天到一個月不等,然後蒸煮又要連續蒸煮六七天!
“爹,明天請村裡的人來幫忙剝楮樹皮和砍竹子吧!砍下來楮樹皮要放河裡泡十幾天,竹子泡近一個月呢!”
楮樹有一個好處,砍掉後第二年又會長出來,而且新長出來的樹皮更好!
每年春夏是楮樹皮長得最適合造紙的時候。
得多讓人採集一些放著備用。
不過造紙的材料很多,方法也大同小異。
關鍵是往紙漿裡新增的那個使紙漿粘連又容易分離的新增劑配方。
“好。正好農閒時候,村裡的人都有空。”
納蘭瑾年也沒有問溫暖怎麼懂造紙的,這造紙術一直牢牢掌握在唐宋兩大世家手裡,所以納蘭國的紙很貴!
一般人都讀不起書!
“丫頭,多建幾個造紙作坊吧!需要什麼樣的地形和我說。”
教育興國!
溫暖:“好啊,近水,多樹多竹的地方都行!”
看完作坊,又去看了一眼河對面的陶瓷作坊,三人便打道回府了。
夏日的雨來得有點急,只見天邊烏雲密佈,很快就狂風肆虐,烏雲席捲而來,豆大的雨珠先落下,緊接著便是傾盆大雨!
三人不得不找個地方避過雨才回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