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燃燒的島群,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的雜誌上寫道:“在我們所認識的人當中,都認為上帝是老大,麥克阿瑟是老二。”當無人知曉的巴爾的摩貴族出身的雷蒙德‘斯普魯恩斯默默地在中途島敲光 了山本的航空母艦的時候,麥克阿瑟的大名早已經家喻戶曉了。他只須不斷地給美國公眾的崇拜之樹澆水、施肥、除草、鬆土,這正是他的拿手好戲。
當 然,只有一個俾斯麥海大捷是不夠的,麥克阿瑟需要更偉大的勝利,他要有他自己的卡納(義大利半島一小鎮,公元前216年漢尼拔在此大敗羅馬軍團。)、法爾 沙拉斯(阿爾巴尼亞一地名,公元前48年,凱撒大帝在此大敗龐培)和耶拿(德國地名,1806年拿破崙在此大敗普魯士軍隊)。菲律賓暫時還鞭長莫及,他只 需要拉包爾。
拿下駐有十萬日軍的拉包爾,他的星光將燦爛奪目,蓋沒其他星辰的光芒。
他也知道這種想法是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得。上帝,他畢竟還不是全能的愷撒。他手下沒有阿格里帕(古羅馬著名海軍將領,公元前31年,協助屋大維在阿 克提姆海戰中擊敗安東尼,建立了羅馬帝國。),他想起那位說過“一隻手和兩隻手”的俄國沙皇(這裡指俄國的彼得大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