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武器研發與製造,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宏煜點頭說道。

“帶我去看看炮鑄的怎麼樣了?”

老劉頭點頭應諾,在前面帶路,朱宏煜帶人跟了上去。

不多時,一行人便行到了鑄炮的廠房。

廠房中,工匠們正在熱火朝天的忙碌著。

廠房的中央,擺放著一門短身管的野戰火炮,炮身由青銅鑄成,附帶的炮車,可上下左右調節射界。

老劉頭在一旁介紹道。

“大都督,這炮炮身重達七百斤,連帶炮車的話,重量將會達到千斤!”

“在山區不好轉運,但用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帶,卻是正好!”

連帶炮車一千斤,聽起來很誇張。

但換算成公斤單位其實也就五百公斤,半噸而已。

轉運起來雖然有所不變,但也並非無法克服。

道路不好走的地方,多點兒人手抬著也能走!

朱宏煜滿意的點頭,老劉頭接著開口介紹道。

“該炮如果打實心炮彈,有效射程能達到五百米,就連霰彈,有效射程也能達到三百米。”

“如果由熟練炮手操作,射速甚至可以達到每分鐘一發!”

這樣的效能,雖然較之真正的拿破崙六磅野戰炮還有差距。

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最好的野戰火炮,沒有之一了!

朱宏煜滿意的點頭,然後開口詢問道。

“砂膜鑄炮法研究的如何了?”

光復軍現在正在使用的鑄炮法是鐵膜鑄炮法,雖然生產速度快。

使得光復軍的火炮力量,從無到有所需的時間大大縮短。

但鑄出來的火炮壽命短,重量重,也是不爭的事實。

更重要的是,鐵膜鑄炮法無法鑄造重炮,只能鑄造一些短身管的野戰炮,或者是輕型加農炮。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光復軍的兵器工坊,一邊準備傳統鑄炮法所需的泥膜,一邊試驗新的鑄炮法。

新的鑄炮法也是朱宏煜拿出來的!

本來朱宏煜想要兵器工坊研究研究羅德曼鑄炮法,也就是內膜水冷鑄炮法,這種後世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才被髮明出來的先進鑄炮法的。

但是,朱宏煜發現,沒有測溫計,羅德曼鑄炮法壓根不實用!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讓人研究起了砂膜鑄炮法。

砂膜鑄炮法和泥膜鑄炮法,失蠟法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砂膜陰乾快。

泥膜陰乾最起碼需要大半年,但砂膜卻只需要月餘。

鑄炮速度大大加快!

並且從質量上來說,砂膜鑄炮所鑄出來的大炮,質量也不會比泥膜差了去。

甚至由於砂膜的透氣性,質量還要更好!

要知道,這種鑄炮法,可是被英國用到了十八世紀後半葉,才逐漸淘汰的。

老劉頭開口說道。

“回稟大都督!”

“砂膜鑄炮法已經有成果了,這門青銅野戰炮,便是由砂膜鑄炮法鑄造。”

“或許有鑄炮材料是銅料的原因,但砂模鑄炮法鑄造出來的火炮,從效能上來說,確實要遠超鐵膜鑄炮法。”

朱宏煜點頭說道。

“加快生產該種火炮吧,我光復軍和西班牙人的決戰最多兩三個月就要展開。”

“每多一門火炮,就能多一分勝算啊!”

老劉頭點頭應諾。

“其他的兵器研製的怎麼樣了?都有眉目了嗎?”

朱宏煜又開口問道。

老劉頭開口說道。

“對於大都督提出來的那些新武器,兵器工坊這邊都已經開始著手研製了!”

“線膛槍已經有了眉目,只是給火槍拉膛線,是個精細的活計,只能由手藝精熟的老師傅純手工來做。”

“拉膛線的刀具不好搞,再加上會拉膛線的老師傅也沒多少,所以無法量產。”

在沒有鏜床銑床等工業機床之前,拉膛線確實是一個技術活!

只能由手藝精湛的老師傅手工來做!

兵器工坊雖然已經在著手研製機床了。

但由於精加工,以及水力畜力不是蒸汽機,無法為機床提供穩定動力來源。

所以,機床現在依舊屬於是有生之年系列!

老劉頭接著開口說道。

“目前已經做了三支樣品出來,只是試驗過後發現,雖然線膛槍的射程和精準度確實遠超滑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魔劍伏仙錄

卡利姆的灰心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