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二章 清廷聚兵,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旗軍幾乎全滅!
八旗的圈子就這麼大一點,大家都是沾親帶故的,誰家能沒個親戚死在戰場上?
前些時候,南征大軍才剛剛出發,朝廷徵走了她們的兒子丈夫,直到現在還沒有具體的戰情傳來。
如今朝廷又要聚兵出征,又要徵走他們剩下的兒子丈夫,她們如何能願意的了?
但是,不管這些八旗婦孺願不願意,卻是並不能改變朝廷的政令。
一道道命令下達,城內的八旗大爺們就算是再不願意,也只能是披掛好甲胃,牽著戰馬去校場集合。
準備隨軍出征!
……
明軍在大沽口登陸之後,嘗試進攻天津不克!
也就沒有再強攻天津,而是收兵退回了灘塗地帶。
開始圍繞著清廷在大沽口的炮臺,修建起了防禦工事。
準備要在大沽口,依靠著艦隊的艦炮支援,來應對清廷的反撲。
他們這隻奇兵在大沽口能堅持的時間越長,吸引的清廷兵馬越多,就越能為南方的戰事減輕壓力。
為江南決戰加一塊砝碼,讓勝利的天平更向大明傾斜!
這便是此次大明發動環渤海行動,最終的目的!
明軍將一袋袋水泥,以及提前準備好的磚石木料等運下船,專司建設的工程兵們,開始裡裡外外的忙碌了起來。
一條條壕溝逐漸成形,壕溝與壕溝之間,密佈胸牆,陷馬坑,陷阱,以及各種防禦設施。
一個個用水泥磚石修建的暗堡,炮臺所能形成的交叉火力,可以覆蓋整個炮臺的進攻面。
一條條戰艦在大沽口外一字排開,黑黝黝的重炮炮口,瞄準灘頭的方向。
一座簡易的要塞,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被一點點從無到有,修建成型。
一門門小口徑的輕型火炮被從船隻上解除安裝了下來,安置到了要塞內的炮位上。
之所以只運小口徑的輕型火炮,是因為重炮火力支援可以由艦炮來擔任。
再者,要塞內只有小口徑輕型火炮的話,等到要撤離的時候,也方便一些。
畢竟,重炮轉運起來可就太要命了!
動輒幾千上萬斤的東西,可不是說搬就能搬到動的。
許山趴在一處灘頭上的凹陷處,目光炯炯的眺望著天津城的方向。
仔細觀察著那堵低矮的城牆,盯著城內清軍的動向,免得城內的清軍趁明軍立足未穩之際,反撲大沽口。
一陣寒風自海面吹來,溼冷的感覺彷彿要浸入人的骨子裡。
許山裹緊了身上的軍服,打了一個寒顫。
他是南方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北方冬日的嚴寒。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終於熬到了換班的時候。
許山感覺身後有腳步聲傳來,轉頭望去,就看到了大步走來的湯阿仁。
“連長,您怎麼親自來了?”
許山從地上爬起,向湯阿仁敬了一個軍禮,然後開口詢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