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多瓦的打算,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瓦想要屠華,並不只是為了保證聖費爾南多稜堡的安全,他還存著別的心思。
在他看來,羅賓上校之所以進山圍剿光復軍戰敗。
那是因為他數次進攻光復軍的稜堡不克,而導致己方兵力損失慘重。
以至於最終的結果演變成圍剿失敗,羅賓上校自己也變成了俘虜的結果。
多瓦想要透過屠華來激怒朱宏煜,讓朱宏煜在憤怒之下失去理智,和羅賓上校一樣,下令正面強攻稜堡。
如果他的打算成功了的話,絕對可以重創光復軍!
甚至配合後續抵達的援兵,內外夾攻,徹底解決光復軍這一大患。
解決因為光復軍叛亂而引發的,西班牙人在馬尼拉的統治危機!
……
馬元祥是潮州府人,崇禎十三年潮州大澇,大水淹掉了大量的田畝和屋舍。
馬元祥家的房子和田都沒有了,為了生計,他和家人一起登上了下南洋的船隻。
同年,他便來到了剛剛經歷了西班牙人發起的,第二次屠華慘案的馬尼拉!
那時候由於西班牙人的野蠻屠戮,馬尼拉的華人幾乎被殺光。
光是有記載的,就有將近兩萬四千名華人遇難。
只是,這記載是出自於殺人兇手西班牙人之手的,可信度可想而知。
真實的遇難人數,絕對要比這個數字多得多。
翻上個兩三倍也並非不可能!
那時候,馬尼拉的華人基本上都被殺光了。
結果就是使得馬尼拉大量的社會獲得停滯,城市無法運轉。
當時的總督為了解決因為屠華而產生的社會問題,下令要用優越的條件,爭取華人移民定居馬尼拉。
那段時間,總督府給了移民的華人不少的便利,不少的優惠政策。
馬元祥就是在那時候,帶著家人抵達馬尼拉的。
他在抵達馬尼拉之後,在碼頭給人扛過包,幫人修過房子,在街頭給人擦過皮鞋,還給莊園主種過地。
辛辛苦苦勞累忙活了六七年,總算是攢下了點錢,從總督府那邊購買了一小塊等待開荒的田地。
有了田,便有了盼頭,雖然過的很累,他卻感覺無比的充實!
雖然和白人以及土著比起來,總督府針對華人徵收重稅,但有了田,馬元祥什麼都可以忍受。
因為他能看到希望,有盼頭!
他購買的田就在聖費爾南多,所以,他便定居在了聖費爾南多。
馬元祥勤奮肯幹,不怕吃苦,這些年的忙碌下來,家裡也積攢了二三十畝,開墾好的熟田。
雖然每年要交給總督府一大筆的稅,但呂宋這地方沒受到小冰河氣候的影響,氣候炎熱溼潤,種地能一年三熟,稅再重,也是能吃飽的。
他早已娶妻生子,只是可惜妻子在抵達馬尼拉之後,由於適應不了馬尼拉的氣候。
早早的便因病去世,沒能親眼看到兒子長大成人,結婚成親的一幕。
他的兒子叫馬三才,今年年初剛剛成婚,把媳婦接進家門,雖然暫時還沒有給他生個大孫子的事情。
兒媳有了,孫子還會遠嗎?!
馬元祥現在就等著抱大孫子了,只要能抱到大孫子,他這一輩子,也就算是完滿了!
只是就在今天,他原本平靜地生活卻是被打破了。
前段時間,總督府派進山去圍剿華人起義軍的紅毛兵戰敗傳了回來,就已經使得聖費爾南多人心惶惶。
等到今日,華人起義軍趁勢出山,向著聖費爾南多殺來的訊息忽然傳開了。
聖費爾南多里裡外外,不管是白人,華人,還是土著,都是驚慌極了。
對馬元祥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塌了的禍事。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啊!
雖然來犯的是華人的起義軍,打的還是大明的旗號,馬元祥卻是更加擔心了。
明末這段時間,各只軍隊的軍紀,只能說是懂的都懂!
明軍和流寇的軍紀屬於那種大哥別笑二哥,一樣的垃圾稀爛,燒殺劫掠那都是家常便飯。
勒索地方,欺壓百姓,強搶民女,偷雞摸狗,基本上都是基操。
當然,得分和誰比!
和清軍比起來,明軍的軍紀還是不錯的。
我大清一般不劫掠,我大清屠城!
成規模,成建制,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屠城!
把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