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風煮雨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七章 呂宋發展現狀(一),大明之南洋再起,聽風煮雨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村一級還是由百姓自己推舉有名望的人,牽頭組成農會,來做自治吧!
軍政府只要在鎮以及設立官員,確保政令暢通就可以了!
朱宏煜滿意的點頭。
“現在呂宋有多少耕地?每年產出的糧食能養活多少人口?”
朱宏煜開口詢問道。
“目前呂宋有耕地二百三十餘萬畝,其中多半為近兩年開墾出來的荒地。”
“雖然已經可以耕種了,但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養地,田地的畝產量才能達到高峰!”
“糧產量方面,呂宋的田地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按照新的度量衡拉計算,每畝地平均年產大概在四百到五百公斤!”
“每年呂宋的糧產量,大概在一百萬噸左右!”
“現在呂宋的糧產量,養活一百萬人,完全不成問題,如果降低標準的話,養活兩百萬人也是可以的。”
“並且,現在呂宋的田畝數還在迅速增加!”
陳文濱說完這些,站立在了一旁。
朱宏煜則是摸著下巴沉思了起來。
按照目前的資料來看,呂宋的人均糧食擁有量是相當的富裕的。
糧食富裕了,吃飯不愁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搞教育了!
“掃盲工作做的怎麼樣?軍政府在各個鄉村中辦夜校,掃盲的同時,做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如何?”
朱宏煜詢問道。
無論何時,解決了吃飯問題,教育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想要崛起,教育就是根基!
古代的中國為什麼能做天朝上國,長時間的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對手換了好幾輪,我們一直都在?
根本原因是教育啊!
古代中國的識字率常年世界第一!
就連明末這種亂世,識字率都能保持在百分之十上下,可謂是傲視全世界了。
受教育的人口多了,國力可不是就發展起來了嗎?!
朱宏煜肯定是要嚴抓教育的。
反正目前軍政府治下不缺糧食,讓百姓們空出些時間來,去讀書識字完全不成問題。
以軍政府現在的國力,肯定沒辦法搞全面的免費全民義務教育。
只能搞片面的義烏教育,將接受義務教育的群體,限定在戰死或是傷殘士兵的子弟這個範圍內。
一方面是控制義務教育的成本,免得拖垮國力!
另一方面也是朱宏煜在用這種手段,給軍人福利,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拉攏軍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