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部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序》,而附載《汪旦複評語》。語皆凡鄙,仍多舛誤。如“吳革起兵謀反正”句,實以當時偽楚僣號,故以“反正”為文。乃誤讀“正”字屬下句,謂以謀反書革,乃特起之微詞。則其謬不足與辯矣。

△《靖康蒙塵錄》·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載宋徽、欽二帝北狩事,與世所傳《南燼紀聞》文多相同。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載所採集書目甚詳,亦無此書。蓋坊賈改易其名以欺世者。卷後附有《建炎復辟錄》一卷,似為高宗苗、劉之變而作。而所紀仍北狩本末,寥寥數條。年月皆舛錯不合,作偽之尤甚者也。

△《靖康紀聞拾遺》·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案:《文獻通考》載《靖康拾遺錄》一卷,何烈撰。又名《靖康小史》,又名《草史》,疑即是書也。考《東都事略》,載靖康元年閏十一月癸巳,迎土牛以借春,不言其故。是書則謂去年十二月冬至,術者以為大忌,因於是月借春。此類頗足以考故事。又《東都事略》載王雲以靖康元年二月使金,十月重使金。而是書則謂九月再遣雲使金。亦可以考異。惟是書大旨,在責宋不於太原未下之前,早割三鎮與金,致有青城之禍。考《宋史》載靖康元年十月,金人遣楊天吉、王汭來,欲割三鎮,朝廷以三鎮稅數遣王雲與汭行。則是下太原之後,金何嘗不仍以割三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