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部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倘於此有得,以應試場,主司必當驚羨,以冠多士。又何其陋歟!鳳祚天文、地理之學皆能明其深奧,如《兩河清匯》、《天學會通》、《天步真元》諸書已卓然足以自傳,又何必畫此蛇足乎?且二書皆有刊本,豈藉鳳祚之標榜?即以二書而論,亦蛇足也。

△《四書大全纂要》(無卷數,直隸總督採進本)

國朝魏裔介撰。裔介有《孝經注義》,已著錄。是編以明永樂間所著《四書大全》氾濫廣博,舉業家鮮能窮其說,乃採其要領,俾簡明易誦。然《大全》龐雜萬狀,沙中金屑,本自無多。裔介所摘,又未能盡除枝蔓,獨得精華,則亦虛耗心力而已。

△《四書惜陰錄》·二十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國朝徐世沐撰。世沐有《周易惜陰錄》,已著錄。是書前有胡渭生、趙天潤、仇兆鰲《序》並《自記》一首。後有陸隴其《跋》,以隴其《三魚堂集》勘之,其文相合,實非依託。然其書則不稱隴其之所言。據世沐《自記》曰:“仇滄柱示以關中李中孚《身反錄》。中孚曾講學毗陵,會過一次。彼深惜南浙兩省學者害於舉業,彼時心不甘南士必遜北士。如此迄今,幾三十年,彼學已成,名已立,南士竟無與頡頏。細讀其《錄》,愈不心服,摘《錄》中數處,以質滄柱翁。狂不自量,續為《惜陰二集》,不覺積成二十一卷,幾乎有六百葉。”又曰:“李從陸王入,而出入於程、朱四子。餘從程、朱入,而準則於周、宋八賢。雖沐染南風,剛峻良有不逮;而古人所云醇正,則當仁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