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2部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

△《見聞考隨錄》·(無卷數,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韓邦奇撰。邦奇有《易學啟蒙意見》,已著錄。是書已載入所著《苑洛集》中。此乃明人鈔出別本,中多硃筆標識,上闌又間加評語。如胡守中結交郭勳一條,則雲傳聞之過。甲申大同之變一條,則雲視各書所記為詳確。藩臬升遷一條,則雲銓法變自楊邃菴。蓋別有說。所論亦頗有見,特不知出誰手也。

△《碧裡雜存》·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董穀撰。穀有《續澉浦志》,已著錄。是書雜記瑣聞,多齊東之語。如謂明太祖作鈔,用賢人心肝。馬皇后鑑雞鳴山石磴望太學,成祖甑蒸僧碧峰。皆不近事理。其以鄒衍為漢儒,亦殊疏舛。甚至以禮部壁上所見讀書須努力,寫字莫糊塗之句,為雜之《少陵集》中亦不可辨,尤不可解也。

△《蘋野纂聞》·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明伍餘福撰。餘福有《成化陝西志》,已著錄。是書所紀僅二十條,皆吳中故實,間及朝政。末有其子忠光跋,謂餘福家食時所纂,歿後始於笥中檢出,因鋟諸梓雲。

△《賢識錄》·一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陸釴撰。釴有《山東通志》,已著錄。此書皆紀洪武中雜事,所採惟《餘冬序錄》、《野記》、《客座新聞》、《草木子》諸書。援據既寡,事蹟亦僅寥寥數則,不足以當賢識之目。

△《病逸漫記》·(無卷數,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陸釴撰。是書雜記當時事實。如《明史·高啟傳》稱啟歸居青邱,知府魏觀為移其家,旦夕延見甚歡。觀以改修府治獲譴,帝見啟所作上梁文,因發怒腰斬。而是書則載啟因撰蘇州府上梁文為巡按御史張度所奏,與知府魏觀俱被極典。本傳不載張度之奏,則是書為加詳。又《明志》載天子冠禮一加冕服,皇太子乃三加。初加折上巾,次加進賢冠,次加冕服。是書為天子三加,初折上巾,次遠遊冠、三九旒冕。則是釴猶及見天子三加,與志所載皇子儀同。輿志舉成典,而是書據往制也。又若載三里河在天地壇前,去通州五十里,形高通州一丈九尺。置二閘,可行舟,但有一二走沙處。大通橋去通州四十里,形高通州五丈。

置十閘,方可行舟。今三里河涸塞,與二閘不通,是書猶可以備志乘之採。然其他多冗瑣之談,不盡足資考證也。

△《孤樹裒談》·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明李默撰。默有《建陽人物傳》,已著錄。是書錄有明事蹟,起自洪武,迄於正德,所引用群書凡三十種。例則編年,體則小說,大抵皆委巷之談。考《千頃堂書目》,以是書為趙可與作。注云,可與字念中,安成人,正德癸酉舉人,福建鹽運司提舉。舊作李默誤也。未審所據,姑兩存之。

△《吏隱錄》·二卷(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沈津撰。津有《鄧尉山志》,已著錄。明有兩沈津。知此為蘇州沈津作者,是編所載朝野逸事,並及其先世善醫事蹟。蘇州沈津,家世業醫。正德中選入太醫院充唐藩醫正,與之合也。

△《北窗瑣語》·(無卷數,浙江範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餘永麟撰。永麟,鄞縣人。嘉靖戊子舉人。官蘇州府通判。書中敘日本出處、土俗、朝貢三事頗詳,其餘紀載則頗多失實。如周岐鳳以邪術坐罪,而永麟以為豪俠跌宕,力為左袒。又謂明太祖殺徐中山王達夫人,太祖雖猜忌殘忍,何至如是?殆近於無稽之談。至所載淫詞瑣事,更不足觀矣。

△《螭頭密語》·一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舊本題明楊儀撰。儀字夢羽,常熟人。嘉靖丙戌進士。官至山東按察司副使。

其書雜記明代時事,僅二十餘條,而語多不經。如建文帝從隧道出亡,仁宗中毒,宣宗微行,皆里巷無稽之談。所志孝宗武宗佚事,尤涉鄙俚。《常熟志》載儀所著有《南宮集》、《高坡異纂》,獨無此書。疑或出於偽託也。

△《病榻遺言》·二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錄。是編備述與張居正先後構隙之端,一曰顧命紀事,二曰矛盾原由,三曰毒害深謀。以史考之,亦不盡實錄。

△《名世類苑》·四十六卷(浙江朱彝尊家曝書亭藏本)

明凌迪知撰。迪知有《左國腴詞》,已著錄。是編採洪武迄嘉靖凡十朝名臣,彙整合編。其前四卷先紀姓氏爵裡,系以論贊,後四十二卷列其言行,分為九類,每類之中又各為小目。先是楊廉輯《名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