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卷 橫刀立馬第三十一節 超出想象,官道無疆,瑞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包澤涵的會晤讓陸為民心情很不錯,但是與魏如超的見面,卻讓陸為民好心情頓時被破壞了。
兩個小時的會晤,魏如超向陸為民彙報了澤口現在的情況。
對澤口的情況陸為民有所瞭解,但是並不夠詳細,當魏如超談了他這半年多縣委書記的感受和了解之後,陸為民感覺到澤口更像是七年前自己剛到宋州時對宋州的感覺。
澤口問題很多,按照魏如超的說法,涉及到多個領域,歸納起來三方面。
一是幹部紀律作風渙散,因為前幾年裡書記縣長走馬燈似的換,而且前一任書記縣長相互攻訐,一個坐牢,一個黯然落幕,所以使得局面更亂。
二是基本上沒有形成像樣的產業格局,既無規劃,也無實質性的動作,可以說一切都需要重來。
三是貪腐情況隱晦而蔓延,風氣非常差,魏如超到澤口半年多時間,按照他自己的說法,起碼拒賄二十次以上,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是誰送的,這在科級幹部中尤為突出。
第三方面其實是第一方面衍生出來的,但是魏如超單獨列出來彙報,足見其嚴重性。
陸為民問過澤口縣紀委的情況,魏如超的回答是紀委書記周倫生是隻求獨善其身的聰明人,所以才能在幾任風波中未被波及,但是獨善其身也就意味著根本不履職,使得澤口這種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的現象普遍蔓延。也因為這種普遍性,所以當地幹部對這種情況也見慣不驚,甚至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了。你要想提拔,如果不跑不送,反而成了稀罕事兒。
即便是魏如超現在的表現,在很多人眼中,那也是因為魏如超地皮子還沒有踩熱,屬於觀察階段。
幾種情況交織在一起,使得澤口情況相當糟糕。
魏如超甚至談了曲建東的問題。認為曲建東之所以翻船,不是因為他貪賄太厲害。而是因為他作為外地人,自己不太檢點,而且沒有分清楚“朋友和敵人”,所以才被常明宇抓住了把柄。一舉掀翻,而相比之下他的那點數額甚至遠不及有些人。
魏如超毫不諱言的談了曲建東之所以翻船是因為常明宇的發力,而非所謂紀檢部門的作為,是因為他認為曲建東作為縣委書記收點錢在澤口被認為是毛毛雨,根本不算事兒,大家都在收,一個縣委書記不收才奇怪,曲建東收錢卻沒有分清楚物件,被人來了一招黑虎偷心。所以才翻船了。
能得魏如超這種評價,陸為民也能感受到魏如超的無奈和焦躁,這也就意味著澤口的風氣已經糟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但是之所以以前宋州市委裡邊沒有感知到,主要還是因為以前澤口縣委縣府基本上都是本地幹部,所以一般鬥爭都還能控制得住,沒有捅開了來。
這個局面從宋州市委讓曲建東到澤口擔任縣委書記開始被打破,宋州市委開了一個外派幹部進入澤口擔任一把手的先例,而常明宇作為本土幹部卻又未能接任縣委書記。本身就不服氣,而後齊太祥又空降而來擔任關鍵要職縣委分管黨群副書記。這一系列動作破壞了澤口原有的較為“默契”的政治生態,使得鬥爭陡然間激烈起來。
常明宇以為他把曲建東搞掉,他就可以上位,重新恢復澤口的平穩,哪怕還有齊太祥這個外來戶,只要他掌舵,也應該把局面控制得下來,以前澤口也不無外來幹部在澤口工作幾年之後,然後逐漸“融入”到澤口的政治生態中去的先例,曲建東從其表現來說,原本是可以“融入”到澤口中去的,但是他卻擋了常明宇的路,所以才“慘遭毒手”。
魏如超應該是在澤口很花了一番功夫的,否則不會把情況瞭解得這樣詳實。
和曲建東不一樣,魏如超到了澤口之後,表現得很低調,一直沒有任何動作,只是熟悉情況,而且和本土幹部相處似乎也很融洽,很有點兒相安無事的狀態,所以這一段時間裡澤口也還算平靜。
當然,平靜也意味著沒什麼動作,按部就班,所以澤口的經濟增速也就一直和梓城位列全市倒數一二,上半年經濟增速比全市平均增速還要低四個百分點。
***************************************************************************************************************************
回到家裡的陸為民心情很不好,他意識到自己還是把宋州的情況想得太簡單了。
來宋州之前,他有一些預估,華東軟體園和經開區的事兒是擺在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