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卷 心潮逐浪高 第一百二十五節 人心浮動,官道無疆,瑞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分鐘時間不到,簡短几句話,陸為民就搞定了李宗達。
對李宗達陸為民還是十分尊敬的,這位縣委書記或許在能力上有所欠缺,但是卻在工作態度和胸襟氣度上絕對可以當其他人的楷模。
在烈山工作多年,告他的信也不少,但是卻鮮有告他權錢交易以權謀私這一類的,多半都是說他思想保守,阻礙了烈山的發展,對縣屬企業過於包縱,損害了群眾利益。
應該說告狀信上的一些東西還是存在的,不過市紀委也調查過,李宗達或許在態度上和做法上有些不妥,但是很多都是事出有因,或者說很難用對錯來判斷。
就像剛才提到的汙染問題,對李宗達的反映也是絡繹不絕,反映他包庇企業,支援企業偷排汙水,市縣兩級已經加強了監督,基本上杜絕企業的偷排現象,但是企業要生產要發展,始終有汙水和固廢要出來,進過企業自己處理難以達標,必須要經過下一級縣裡的汙水處理廠來二次處理,但你縣裡的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跟不上,奈何?
這個時候你要求人家企業在生產旺季壓產減產,減少排放,可人家企業的生產計劃和下游企業的合同是早就定好了的,這筆經濟賬怎麼來算?
而人家企業來投資建廠的時候縣裡也明確給人家承諾過,白紙黑字,排汙的二次處理一切由縣裡負責。你現在說要等等,等二期擴建完成之後再來,那人家怎麼辦?
無奈之下偷排似乎就成了唯一選擇了。大家都睜隻眼閉隻眼,想把這段時間給拖過去,但是老百姓卻不答應,因為這直接損害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在陸為民看來,李宗達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地方幹部,他看待問題的角度略微狹隘了一些,但是從主觀上他並無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意圖。所以在處理這一類幹部這一類事情上需要更藝術性也一些,最好的辦法就是這樣。讓其自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自我處理好。
參會人員開始陸陸續續進入會場,所有人看到陸為民的時候都下意識的要去看看自己的表,確定時間沒問題時才又看看會議室裡內圈。那裡是市委常委們的坐席,而現在會議室裡能坐內圈的角色還有隻有兩位,一位是陸為民,還有一位是張靜宜。
確定了自身沒有遲到之後,與會人員們的臉色都變得陽光燦爛起來,紛紛來給陸為民打招呼,陸為民也總能恰到好處的和大家聊上幾句。
大家也都很知趣,誰也不能老是霸著和陸書記說話的機會,現在也不是說正事的時候。有正事需要彙報也該下來單獨去,總得給別人留點機會不是?
宋州的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規模比較大,參加人員也比較多。但制度也相當嚴格。
按照宋州市委辦出臺的學習制度,每個季度至少要集中學習一次,每次學習要求是各區縣/市屬各部門/市屬企業的黨政一把手,也就是說除了各區縣的書記,區縣長也要參加,而市屬各部門和市屬企業(含市國資委控股企業)的除了行政負責人和企業法人外。如果行政負責人和企業法人沒有兼任單位或者企業的黨委(組/總支)書記的,那麼單位和企業的黨委(組/總支)書記也要參加。因為這是黨的中心組學習。
一般情況下,黨的中心組學習不允許請假,更不允許代會,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直接向市委秘書長報備,而市委秘書長也不具備批准請假的權力,需要向市委書記彙報才能獲得批准。
可以說黨的中心組學習會議制度是陸為民到宋州之後堅持得最好的制度,從陸為民來擔任市委書記之日起,這個制度就被異常堅決的堅持下來。
甚至在陸為民到中央黨校學習期間,回來問秦寶華的一個重要問題也就是中心組學習的制度堅持沒有。
拿陸為民的話來說,黨的中心組學習一年就是那麼四五次,一次學習一般說來不超過一天時間,極少時候達到一天半,對於領導幹部們來說,都很忙,但是對當前黨的方針政策精神學習領悟,對當前國際國內和省內市內的政治經濟形勢的分析瞭解,對自身政治思想覺悟和能力的淬鍊提升,就是要靠這種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學習才能保證,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麼戰鬥力談何而來,執行力從何說起?
你可以不參加市委全會,也可以不參加市委擴大會議,還可以不參加經濟執行分析會,但是作為一把手,參加中心組學習是鐵的紀律,不允許缺席。
換句話說,除非出差在外和因病住院,其他情況下,陸為民一律不允許請假。
當然這也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比如說涉及到一個大型專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