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卷 俏也不爭春 第八十八節 讓我們談談農業,官道無疆,瑞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說不上。”陸為民皺起眉頭,“梅琳,和賀省長敲定的事情,抓緊時間辦,老同學的關係不用起來,過期作廢啊。”
“陸專員,這差使人也不興這樣分派吧,總得要人一步一步來,你也知道部委裡邊重程式,都得要按步驟來,不是打個電話,吃頓飯就能把事情辦下來的,東灃河兩岸要上他們的目錄,前期資料要備齊,如果不是藉著撤地建市,未必有這種好事,我讓國土局、水利局以及農業局那邊都在做前期資料了,先把省裡這邊的過程走完,爭取下個月我跑一趟京裡。”梅琳滿臉不悅,“吃頓飯就這麼辛苦?早知道我請客好了。”
陸為民也笑了起來,這女人也有點兒意思,說話直來直去,而且能開得起玩笑,陸為民很欣賞這種人,原本以為是大學裡出來的老師,多半是文縐縐,古板老套,沒想到居然是這樣一個豪爽性子的爽利人,這樣最好,什麼事情當面鑼對面鼓的說清湯。
雲尚是昌州新開不到兩年的西餐廳,很快就以其標準的法式口味吸引了很多喜歡西餐的食客,對於西餐,陸為民喜歡,但是並不講究,偶爾吃一頓會感覺很舒服,但是如果經常光顧,很快就會覺得腸胃受不了了。
雲尚的西餐以推陳出新聞名,緊跟國外潮流,據說老闆是個移民到加拿大的昌州籍華人廚師,一直在滬上某家著名酒店當西餐大廚,但是去加拿大魁北克呆了七八年,始終覺得在那年文化習慣有些不適應,所以一家人拿了綠卡之後,乾脆就把家人擱在加拿大,而自己跑回昌州來帶著兩個得意門生做,一炮打響,在昌州餐飲界也成了新貴。
輕輕的切割著牛排,梅琳語氣很平和:“讓我管農業。可以,但是我這個人直來直去,說實話,但要讓我幹事兒。那就得給我權力,別光讓我說話,結果卻沒有人聽。落實事情的時候,不是沒錢,就是沒人,要不就是下邊不配合,這種事兒我不幹,這種官我也不樂意當。當然,要混很容易,隔三岔五坐車下去。叉著腰,指點一番,點評幾句,聽不聽由你,讓辦公室的作好記錄。我該說的說了,該督促的督促了,你不執行,怨不得我,但我覺得這樣的工作沒啥意思。”
陸為民已經越來越覺得這個女人的脾性咋就和自己這麼投緣呢?有點小脾氣,說話做事直來直去,但是卻又不乏官場上的敏銳和狡黠。而且更為難得的是居然還是一個學校教授出身的民主黨派人士,這簡直太妖孽了。
“你覺得我是支援你混呢,還是贊同你好好幹一場?”陸為民覺得梅琳話裡有話。
“從本質上來說,可能你還是希望你的副手們能放手大幹,乾點實事,為你增添政績嘛。不過從目前來說,你恐怕是希望我安分一點兒,或者說就是希望我混著走,很簡單,你現在幾乎所有心思就放在了城市建設和產業培育上了。能有多少精力來顧及農業這一塊?”梅琳說話很隨便,順手擱下刀叉,一攤手,“大家都知道現在上上下下都是盯著gdp,什麼才能讓gdp最大化?二三產業,尤其是第二產業,現在雖然要求政府不直接辦企業,但是主要是針對工業這一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能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提升招商引資的競爭力,對於二三產業的發展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拉動作用,而農業呢,雖然中央現在一號檔案都是談農村農業的,為什麼把農村農業放在一號檔案來強調,其實也就是一種變相的暗示,大家不重視農業,可農業怎麼了?”
陸為民聽出了梅琳話語中隱藏的嘲諷和不忿。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食品產出的最根本來源,沒有農業,就沒有一切。現在國內有一種思潮,覺得農業帶來的gdp太少,給政府帶來的稅收遠低於同等投入在工業上的收益,而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附聚於農村,農民在農業上要實現增收困難,只能透過工業化、城市化來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問題。”
陸為民皺起眉頭,“你覺得這個方向是錯誤的?”
“不是錯誤的,而是不完整的。”梅琳搖搖頭,“中國人口眾多,農村勞動人口數量巨大,在發展二三產業和推進城市化過程中,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和二三產業轉移是個大趨勢,但是不是就此我們就可以忽略甚至放棄對農業的關注,一門心思去發展工業了呢?現在你征服有能力一下子解決掉農村這麼多剩餘勞動力的就業消化麼?是不是農村和農業就不需要政府的再投入再扶持再發展了呢?顯然不是,農村農業農民,稱之為三農問題,根源在農業問題上,農業工作該怎麼來抓,以我們豐州為例,我們農業怎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