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卷 浪遏飛舟 第一百一十五節 培植,官道無疆,瑞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也點點頭,“大成,老關,明天我有個飯局,孫書記也要來,吃了飯之後,我打算陪孫書記坐一會兒,你們倆今天就別回去了,到時候你們也過來坐一坐。”
宋大成和關恆眼睛都是一亮。
“晚上,我請夏書記和省委組織部賀部長一道吃個飯,你們倆也參加吧。”
宋大成和關恆會意的交換一下眼色,心中一陣狂喜,點點頭,“那太好了,好久沒有見到夏書記和賀部長了,正好可以敬兩位領導一杯酒,邀請他們來我們阜頭做客看一看,我相信夏書記和賀部長都肯定會對咱們阜頭的變化感到大吃一驚。”
“吃頓飯而已,大成當縣委書記也一年半了,阜頭成績有目共睹,也不能老在這縣委書記位置上蜷著,老佔著位置,老關也有意見不是?”陸為民開著玩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早點準備,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宋大成當然明白自己的強項短板,論工作,他自認為沒的說,但是短板就是在高層的人脈。
他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起來的,豐州地委這邊主要領導換得勤,從夏力行到李志遠再到孫震,短短六七年時間,就換了三任地委書記,專員也是如此,而分管黨群的副書記也一樣變動頻繁,孫震、苟治良、甘哲,可以說豐州地區這個新成立的地區都快成了省裡鍛鍊幹部的水池。
這也使得從縣份上成長起來的幹部吃虧不小,一個領導剛剛來得及熟悉,又換了,你再有能力,表現在好,但是在感情親疏上你就吃了一大截虧,領導在同等情況下,甚至在你略略勝出一籌的情況下都有可能首先考慮私人關係密切一些的人選,這是現實,不承認也不行。
宋大成在擔任縣長之前準確的說和地委行署領導們關係都相對一般,在擔任縣長之後才開始慢慢摸索,擔任縣委書記之後有了一些門徑,比如和甘哲關係處得不錯,在孫震那裡也還行,但是他很清楚要再上一級,就不僅僅是地委這一層面那麼簡單了。
孫震也許對他印象不錯,甘哲和他關係也比較密切,但是談到要推副廳級幹部,其中的競爭有多麼激烈,宋大成內心掂量自己還是差了一些火候,副廳級幹部推薦權在地委,選拔權在省委組織部,決定權在省委常委會,除非是有一定針對性的幹部選拔,否則幹部的調整和升遷都會是採取一批調整和晉升。
列為後備幹部,進入省委組織部視線相對簡單,能成為地委某一輪推舉人選就比較關鍵了,而省委組織部這個時候的意見也相當重要,它會對地委推薦的人選進行考核審查甄選。
在這個過程中,組織部掌握有很大的主動權,比如對認為不合適的人選提出建議調換,比如向省委常委會提出正式推薦人選。
這其中彈性幅度很大,也非常為妙,既與組織部主要領導的權威影響力有關,也和所在市委地委的主要領導在省委領導面前的話語權有關,但是不容否認的,省委組織部在其中的“自由裁量權”極大。
當然最後一輪也是具有決定性權力的還是在省委常委會上,只不過能夠過關斬將到省委常委會上時,基本上也就是程式問題了,明槍暗箭的競爭博弈早在上常委會上就基本結束,會在常委會上形成僵局的情形並不多見,如果出現,不是這個省委書記的掌控力有問題,就是的確在某個問題上各方意見分歧太大,難以形成一致,而這種情況往往都不太可能上會,而更多的是採取擱置,最終形成妥協。
宋大成最薄弱的就是在上層,而他很清楚陸為民與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賀錦舟之間的私交頗好,現在陸為民提出要讓他和關恆二人參加這個飯局,無疑是一個相當明顯的姿態,尤其是還有夏書記參加,這頓飯的意義就顯得更加不尋常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