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部分,虎狼,閒來一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天看起來損失不大,但我軍受損的程度一定遠遠不止於此,勝利總是能掩蓋很多問題,倉促作戰這些就可能導致我們戰敗。”
之前許平已經打定主意放棄對開封封鎖,也已經確定這個損失是在闖營可接受範圍內,眼下闖軍士兵因為勝利而士氣高漲,闖軍將領因為勝利而鬥志昂揚,但急行軍的消耗體力、單位受損導致的戰力下降,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士氣和鬥志的高漲而消失。現在勝利果實就要到手,許平不願意冒險再戰,他戰前就有過計劃,此戰結束後參戰部隊就地修整,即使損失不大也絕不會急忙趕回開封嘗試堵住山嵐營的解圍行動。:“此戰選鋒營因為潰敗而來不及破壞武器,我們繳獲良多,只要稍加整頓,我們就會擁有三千條槍和十四門火炮,我們會穩穩地掌握住開封府的戰局;而現在,如果急行軍去攻打山嵐營,我們就不得不用兩千多條槍去對付賈將軍的一個整營和二十四門大炮。”
說起近衛營繳獲的物資,既然自己的手下沒有興趣,許平就打算把這些裝備一股腦地送給李過:“這次多虧了李兄了,我繳獲了一千多幅完好的盔甲,受損的也有近千套,盡數給李兄吧。”
不料李過聞言也是搖頭:“許兄弟,我不想要盔甲,我想要槍,不是長矛啊,是火槍。”
許平有些吃驚,因為李過還面臨著與楚軍作戰的風險,盔甲對他而言是很有用的。
但李過不為所動,堅決表示不要盔甲,只要火槍。許平無奈之下,只好答應道:“繳獲了六百支槍,給李兄一半好了。”
“怎麼才繳獲了六百支?”李過臉上露出狐疑之色,他知道選鋒營至少有一千支槍,很可能更多,就算跑了點人,也不可能帶走幾百支槍。
“是啊,還有四百支損壞的。”許平解釋道。
除了訓練意外損壞,交戰中槍支更會大量受損,除了磕碰而損壞外,還有極少數會不幸被對方彈丸擊中而破損,但最主要的損害還是使用不當。在蘭陽一戰中,許平就發現大量槍支因為重複裝彈而損害,士兵會因為極度緊張而先裝彈後填藥,發射後沒有意識到問題就再次填裝,這種情況在兩方軍中都有發生,最多的一支槍裡被發現填了十二顆子彈。
這種重複裝彈是最常見也是最難以修復的損害,需要工匠用專門的工具把塞在槍管裡的彈丸一個一個取出。蘭陽之戰後,包括繳獲的槍支在內,發現了四百把受到這種損害的槍支,而到來祀縣前,許平只修復了其中的一百多支。剛才參謀隊的人就像許平報告又發現了數以百計的槍支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孫可望建立的步槍作坊迄今為止一條合格的槍也沒生產出來,唯一的作用就是修復壞槍。
當然許平出於對嫡系的偏愛,他對李過的話裡還是有些水分。這次繳獲的一千支槍,其中的好槍絕對不止六百支,許平所說的損害數字其實包括了近衛營的受損武器。但是許平已經把繳獲的好槍換下近衛營兩翼中的壞槍,繳獲數字也因此變成六百支好槍和近四百支壞槍。
聽許平解釋過壞槍是如何難以修復後,李過仍然不死心:“壞槍我也要,我也能修復。”
見李過步步緊逼,李定國急忙插嘴道:“大將軍你可別忘了,出兵前你就答應把一半繳獲的槍給我。”
“好吧,好吧。”許平兩手一攤,無奈地說道:“好槍六百支,你們一人一半,壞槍就留給我吧。”
“我還要大炮。”李過說起此番繳獲的十二門大炮,今天選鋒營沒有得到摧毀大炮的機會第一次讓義軍從新軍手中繳獲到這種重武器。
“嗯,我也要。”李定國不等許平開口就搶先提出一個方案:“這樣吧,十二門大炮,我們每人四門吧。”
許平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西營和李過從來沒有進行過炮手的訓練,而許平很早就開始訓練近衛營的炮手,現在已經有好幾個成熟的炮組,只是除了許州那兩門外一直沒有合適的野戰炮。現在許平雖然心裡覺得這些炮在近衛營裡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但他無法把這種話直接說出口;但太過妥協許平又不甘心,近衛營和即將組建的裝甲營都需要火炮,而且此戰近衛營出力最大,損失最慘重,如果平分戰利品恐怕部下也會不滿。
在艱苦的討價還價過程中,許平堅持自己的底線:分給他們一人兩門炮。
“好吧。”李過顯得很委屈:“既然如此,那我門就吃點虧吧,把那些鎧甲都給我們吧。”
——原來他還是要的。
許平出了口長氣,連忙答應下來:“好的。”
“我還要人,我也要建一個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