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一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部分,虎狼,閒來一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可以一遇到問題就殺一批替罪羊,人生幾十年很快就過去了而中國人很多,你可以一輩子高枕無憂,你兒子和孫子靠這個辦法混過去同樣一點問題也沒有,正常情況下這時已經有新的豪富出現,但這些人已經動不了了,他們是達官貴人的子孫和官員,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貪得無厭,侵吞農夫賴以棲身的土地,奪取市井小民販賣瓜果的錢,漸漸會富者連阡接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沒有活路的百姓越來越多,世風日下、盜匪蜂起,直至白晝鬧市、殺人奪財,這時就有新的大亂在醞釀。”
“父親是在說商賈和縉紳,是在說土地兼併麼?”黃乃明聽到過很多讀書人在說大明之所以出問題,就是因為土地兼併。
“是的,殺一批商賈、縉紳,剝奪他們的財產,這是太容易不過的事情,容易得都不需要動什麼腦子去想,可是勤勞的人難道不應該比其他人更富裕麼?為什麼土地會無節制的兼併,為什麼那些大地主可以不納稅,為什麼很多不勞而獲的人可以成為鉅富,而勤勞的人卻要窮苦?這些都是需要花費心血去解決的問題,遠不如把富有的人指認為敵人,然後消滅他們那樣省事。”黃石看黃乃明還有點不明所以的模樣,就舉例道:“比如我們根據一個人擁有的財富來把他們劃分為中國的敵人和非敵人、有罪和無罪,假如這個標準是一頭豬的話,一個人有一頭豬就是罪人和敵人,他的豬死了他就是無罪和非敵人,那麼到底有罪的是豬還是這個人?中國的敵人是這頭豬還是這頭豬的主人?”
黃乃明大笑起來。
“如果說一頭豬太少,豬要多到一個人養不過來需要僱人來幫他養時才是有罪的,那我覺得有罪的還是豬啊,如果這群豬更聽話一些,讓主人不必僱人來幫忙,那他就不是罪人和中國的敵人了。土地的問題也是一樣,總而言之,這套理論的必然推論就是土地和牲口、以及一切其他的財富都是中國的敵人。”
“父親說笑了。”黃乃明止不住地笑。
“前一種治國的道路很辛苦,你需要有耐心、忍得住寂寞,有時候你可能會恨一個人入骨,但是仍不能去動手傷他一根寒毛,你可能會明知一個人含冤待雪,但你只能將他辜負;而後一種則很容易,自古文人無骨,你可以像豢養倡優一樣地養著一群,也可以用焚書坑儒累對付那些不肯被收買的,結果大部分人都會妥協。少數的硬骨頭給他們扣上一個辱罵老母、私通父妾的罪名,讓他們遺臭萬年的死去,你豢養的文人會稱讚你的功績,就算你的倒行逆施害死了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文人會替你辯護這是國富民強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文人真的是無骨啊,”黃石又感嘆了一聲:“只要狠狠收拾了那幾個屈指可數的硬骨頭,剩下的最多、最多就是敢借古諷今地說幾句怪話,而且你只要一瞪眼,他們就嚇得立刻把書拿回去刪刪改改,打算裝作從來沒有寫過。”
“不過我還是希望你別走後一條路,”黃石最後說道:“你一定要走的花,那還是選擇外人吧,不要拿自己同胞當祭品。”
(第八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 完)
第九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 第一節 導遊
“父親放心,孩兒一定不負您所望。”黃乃明聽得熱血沸騰,立刻應道。
黃石點點頭,在心裡暗道了一句:“不過我還是更希望你能學會別去掌權。”
看到父親掏出一張紙奮筆疾書,黃乃明本以為黃石是要交代他一些去北方後的注意事項,不料黃石寫完後開始誦讀時,黃乃明卻發現全是提醒他不應錯過的旅遊景點。
“西安是一定要去的,”黃石唸完山西后的那張後,又開始寫陝西需要去遊玩的地方,這次他一邊寫一邊講解道:“驪山得名,因為其遠觀好似一匹馬,傳說是女媧娘娘的坐騎,你去可以看看周王烽火戲諸侯的故址,這山下還有始皇陵,嗯,本來還有個捉蔣亭,不過現在沒有你見不到了。”
黃乃明嚇了一跳:“始皇陵,不是被項王拆了麼?”
“沒拆完。”黃石記得兵馬俑的導遊說過,項羽把俑的青銅兵器都拿走了,也放了把火,但是破壞得不嚴重。
“父親您怎麼知道的?”
“我猜的,我猜驪山那麼雄麗,秦始皇一定會把墓地修在旁邊,而且一定非常非常大,項羽沒本事拆光。”黃石擺手到:“算了,驪山本身就很壯觀,反正我也是瞎猜,從來沒有人找到過秦始皇的墓地,不用指望你能找到了。”
黃乃明知道父親就好個信口開河,雖然絕大部分他所謂的猜被證明是對的,但也有少量被問到證據時就採用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