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土荒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千一百二十章 造價幾何,神話版三國,墳土荒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桐不會去說,但劉桐回去做,靈帝已經被釘到恥辱柱上了,就算是劉桐也沒辦法翻案,畢竟當年發生了什麼劉桐自己也清楚,靈帝有多少問題劉桐自己心裡捫清。
但問題在於為什麼靈帝掛了恥辱柱,而靈帝一朝卻全是能臣幹吏,鍋全在靈帝,以前劉桐不懂,但等劉桐上位之後能接觸到國家政策之後劉桐懂了,扣在他父親頭上的鍋,有一半都可以甩給其他人。
不過已經被蓋棺定論的東西也翻不了案,更何況能翻,劉桐也不會去做,現在的漢室朝堂很穩,她不會去做任何多餘的事情,但不作不代表她不會去噁心那些所謂的能臣幹吏。
漢末是真的沒錢嗎?不是,哪怕沒有現在陳曦掌權時這麼闊綽,也不至於真窮到國庫空虛的程度,變成那個程度只能說是稅不在中央,而稅不在中央在誰手中?其實很簡單,在那些朝堂上給靈帝蓋棺定論的世家手上。
土地兼併,皇權不下縣,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以前作為公主接觸不到,等能接觸到之後,劉桐才明白上一個二十年,漢室為何而窘迫,也才能明白,為什麼自己父皇在十一二歲的精明能幹,面對和少帝,獻帝同樣的局面,快速的解決掉外戚,朝臣,之後卻快速的頹廢。
因為後面的事情解決不了,那些事情不像是除外戚,收攏政府權力時只面對某一階層的部分對手,而是面對整個漢室的世家豪強。
昏庸墮落的過程劉桐是親眼目睹的,但現在想想身為皇帝的劉宏最後付出了應有的代價,死後都不得安寧,那麼其他人呢?
能臣幹吏,沒錯,這就是歷史的評價,那些人都是清流,都是名士,都是被時代拖累的智者。
以前劉桐信,後來坐了這個位置之後,劉桐就不信了,好人也是有立場的,楊家譽滿天下,門生故吏遍佈中原,人人都是受人尊敬的賢能,那麼誰能告訴我為什麼弘農郡的土地楊家佔的比其他人加起來的還要多,這些土地為什麼不用繳稅呢?
袁家同樣,汝南那一箱箱的地契,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陳荀司馬,鄧王鄭梁,那以十萬計數甚至不用繳稅的田畝怎麼來的呢?還有那更多更多的世家,到底是怎麼將國家捲入了自家?
劉桐是不知道後世,徐階和嚴嵩的故事,知道了的話大概會笑死,貪官貪了一輩子,不如清官倒臺抄出的多。
當然到現在,就算是看到了那些東西之後劉桐也不想計較了,一方面她是公主,不是皇帝,沒有追究的價值,另一方面,不管如何,局勢已經趨於穩定,再計較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陳曦已經將絕大多數的世家踢出了關內,前往東北開荒,而手長的如鄭氏,沈氏,鄧氏已經提前邁步走出國門了,其他的因為之前開荒不努力,現在還得在東北將置換的土地開荒完才能離開。
從這一方面說的話,鄭泰當年頂著李優用兩千頃的補償給鄭氏,沈氏,鄧氏換來的訊息確實沒虧,畢竟建國這種事情早一天那真的是一天的本錢,而現在在大多數世家一邊罵娘一邊墾荒的時候,鄭家,沈家,鄧家這種已經墾荒完成的家族,已經提前出國去了。
可以說現在漢室再一次恢復到漢初那種基層行政體系下放到鄉村的程度,不會再出現稅收被截留的情況,專政鐵拳也再一次擁有了摧毀一切阻攔者的力量。
因而劉桐也沒有再計較的意思,只是這次陳曦剛好給了一個機會,劉桐恰巧反應過來修建這兩座宮殿的價值,才有了同時修建兩座的想法,也許有人能看懂,有人揣著明白當糊塗,有人根本看不懂。
這些對於劉桐來說都不重要,她只需要將那兩座宮殿修築起來,別人會不會注意到這些細節並不影響劉桐的感官,她自己明白自己做了什麼就可以了,千年之後,自有後人評說,畢竟傻子終是少數。
下午朝會,例行擺了桌椅茶水點心,一眾朝官三三兩兩的入席,而且其中難免會有非常多的空位,給人一種不正式的感覺。
說起來不知道為什麼,就連陳曦都覺得元鳳朝的朝會發展方向越來越詭異了,以前雖說會有茶水和座位,但點心不是所有朝官都具有的,然而自從劉桐將朝會移到下午之後,所有的朝官都有點心了,而且看劉桐的心情還會有時令水果。
好在朝會改成下午之後,劉桐不會晚點了,也算是一個好訊息,不過現在沒有了曹司空,這朝會沒有以前那麼帶感了。
大略例行的東西還是那麼多,也沒有太多好說的東西,直到陳曦站出來表示要修兩座大型宮殿,全場為之一靜。
倒不是他們沒有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