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不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 斗篷、炊餅、紅魚,長生仙遊,四更不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災?”
陳長生轉頭看向他。
牧材良眉頭緊皺,江風吹的他鼻子發紅,他開口說著:“此刻水壩中的儲水恐怕已經到了最高了,通天江的水位再往上升,後果不堪設想。”
“按照之前的官員留下的記述,若遇這般水情,積水成多,不僅各大州府都會遭殃,上京城甚至都有可能遭到水淹。”
“最終的結果,一般都是開閘放水,下游百姓遷走,良田,屋舍都將被大水沖毀,到時候便是災民遍地……”
牧材良長嘆一聲,他那雙眸子之中有些許多不甘,但卻又無能為力。
陳長生聽後問道:“這般說來,如今這情況,官府應當已經下令讓下游百姓撤離了吧,為何不見半點風聲?”
“官府沒有下令。”
牧材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很是平靜。
牧材良說道:“如今的情況,誰也不敢開閘放水,到時候流民四起,民聲哀怨,不僅朝堂會怪罪下來,連同著百姓也會謾罵不斷。”
“無論是誰開的閘,都將揹負上千古罵名。”
陳長生頓了一下,問道:“近些年朝堂都沒有關注水利上的事嗎?若是早做打算的話,恐怕也不會這麼嚴重吧。”
牧材良張了張口,說道:“景時國庫緊張,等了十多年才有了下令修築堤壩的批文跟銀錢,可隨之而來的,卻是邊關告急,所有的一切都停了下來,銀錢也被抽調去邊關了。”
“後來襄王上位,一心想的便是解決叛亂,再則便是收復北莽,直至前些年,這些才慢慢穩定下來,但那堤壩……”
牧材良嘆了口氣,結果可想而知。
陳長生明白了過來,隨即問道:“就算如此,官府也應當早早做好打算,驅散百姓才是吧。”
牧材良說道:“最大的問題在於開閘過後的流民,但這世上不是什麼人都抱有仁慈之心的,在那水河總督看來,只要人都死了,那便沒有流民了,也不會有任何其他的聲音再出現。”
陳長生眉頭緊皺,說道:“為官不為民生,如何還稱得上是官,朝堂怎會准許這樣的昏官存在?”
“恩公所言不差。”
牧材良低著頭,說道:“只是恩公可曾想過如今的世道,襄王上位之後,襄人為尊,景人為芻狗,而那下游便是景人群居之地。”
“那所謂的昏官就算做了這樣違背天理之事,最終也只不過是被罰些許俸祿罷了,襄王眼中沒有仁慈之心,景人在他眼中更不會有仁慈二字,這些年死在刀下的景人,已經數都數不清了。”
陳長生緊鎖著眉頭,如今看來,不管是大襄還是西蕭,景人恐怕都過的不好。
“我曾想過去下游驅散百姓,可沿途卻屢遭阻擋。”
牧材良苦笑一聲,說道:“就連路道都被封死了,他們是一點活路都不打算給。”
陳長生的目光望著江面,他搖了搖頭,什麼都沒有說。
若真淹死了那下游百姓,天地自有業力降下,可一人之死,便可抵得上下游萬民嗎?
陳長生問道:“官府可說,何時開閘洩洪?”
“不曾有公文,不過據牧某所知,應該在三日後的午時,便會開閘放水。”
牧材良說道:“如今是什麼辦法都沒有了,三日之間,什麼事都做不成。”
陳長生看向他,說道:“你也無須這般悲觀,有些事或許你做不到,但卻有做得到的人去做了。”
牧材良抬起頭,不解道:“做得到的人?”
陳長生點頭道:“據陳某所知,已經有人去了下游通知百姓,如今已經到了稻春坊。”
牧材良微微一愣,眨眼道:“恩公是怎麼知道這些的?”
“一路做來,有所見聞罷了。”
陳長生說道:“以他們如今的進度,再加上水至下游所需時辰,三天應該足夠能趕在開閘洩洪之前驅散百姓。”
牧材良聽後心中思索了起來。
“他們…是何人?”牧材良問道。
陳長生說道:“景人。”
牧材良咂了咂嘴,又問道:“那,恩公呢?”
陳長生卻只是淡淡一笑,說道:“我只不過是這江邊垂釣的人罷了,沒什麼不一樣的。”
話音落下,卻見陳長生扯起了杆來。
“來了!”
只見那江中有一抹紅尾落入眼中,隨著陳長生扯動魚竿,那條魚也慢慢被拖了上來。
牧材良看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