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章 下鄉考察,大宋清歡,空谷流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榷貨務的王斿王提舉,關於胡豆的劄子,雖然已經上給官家,但姚歡估摸著,因這王斿乃曾布的外甥,而三省又是章惇把控的地盤,就算天子趙煦親自過問,此事也還得在政事堂裡扯一陣子皮。

如今,正是耕牛遍地走的時節,京畿各縣的縣令、縣丞們,也該開始勤政了。

先去盯盯桑蝦套養的事吧。

畢竟,到了初夏,那上千只二代小龍蝦又該性成熟、交尾,若真的再次順利繁殖,這種幾何倍數的增長,哪裡還能是王犁刀和胭脂兩口子弄塊小泥塘可以容得下的體量。

須打打那些拋荒的系官田產的主意。

姚歡於是去姨母處叫上美團,來竹林街和小玥兒搭班做早肆,自己簡單收拾了個小包袱,在西城門外坐上王犁刀的騾車,下鄉考察去。

一路西行,越過那些盛裝打扮、往金明池去踏青的人群后,視野逐漸開闊起來。

姚歡上回出汴京城,還是被曾緯帶來看雪,彼時她坐在車裡,被曾緯的情話炙得七葷八素,哪還顧得去看沿途的風物。

今日瞧來,果然這汴京城的西郊,雖遠不如內城廂的東邊與南邊熱鬧、坊戶密度大,但駐紮了大量禁軍營房,建造了不少寺院道觀,最關鍵的是,竟然有看上去已具備相當規模的蔬菜種植和家畜禽類養殖基地。

“王大哥,那遠遠的幾處田莊,看氣派,不似尋常人家打理,是何處?”

“哦,好教娘子知悉,那是皇家的四園苑,玉津、瑞聖、瓊林、宜春,每歲須出產二十八種五穀果蔬,除了粟、稻外,還有韭、筍、瓜、芡、茭筍、菘菜等,都是官家率領宗室祭祀時的薦新物品。”

“那我們走的這官道近旁的菜畦,是民田吧?”

“對,都是主戶僱了佃戶種,每歲也要交租子的,因不出產五穀,就將菜運去城裡賣了,折成銅錢來交給縣丞。”

“菜圃的主戶們,收益如何?”

“娘子請想,京城內廂,除卻皇城,有十個廂,百二十一個坊,近十萬城郭戶,每日裡要吃多少菜蔬?還沒算上那些酒樓飯鋪的。聽鄉里的佃戶說,有些大的主戶,僅蘿蔔和菘菜,上完租賦,一歲盈餘百貫也不稀奇。”

姚歡算了算,果然古今差不多啊。以上海郊縣崇明島為例,菜農的戶均稅後月收入搭在萬元這條線上,是起碼的。

果蔬種植業,靠近世界級的大都市,滿足巨量人口的剛需,還是有利可圖。

畜禽水產養殖業,道理應也差不多。

姚歡又問:“再那邊,動靜恁大,是養豬的?每日南薰門趕進來的豬,原來都是從城西繞過去的?”

“不光有豬,再行二里地,是養鵪鶉的。不過,養豬養禽的,和開畦種菜的不同,那都是幾個世居城西的大姓人家把持,彼此聯姻,在城內的豬行、禽行也是佔了行首位置的,外人休想分一杯羹。”

姚歡心中暗贊,這王犁刀大兄弟,自打從紅燈區會所的保安隊長,變成縣高官的聘用制助理後,比體制內的幹部成長得還快吶,基層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王犁刀趕車也是個好把式,既穩且快,日頭快爬到頭頂心時,已抵達縣令讓他值守的系官荒田邊。

胭脂挺著快要臨盆的肚子,手中牽著三四歲的大娃,笑吟吟地迎上來。

姚歡見她,雖比在王詵家當婢女時黑瘦不少,臉蛋的肌膚也粗糙了,但一臉喜樂滿足,看著好像怒放的朔野山花,整個人分明更好看了。

姚歡發自內心地高興。

她上輩子,在現代社會里,就是個沒有爹媽可拼的人,全靠自己從塵埃裡一點點出苗擢莖,才能稍許活得體面有尊嚴些。

她對於王犁刀和胭脂這樣身處一個王朝的底層、卻努力活著的蟻民,天然地具有親近感。

尤其對胭脂,姚歡敬她生就一副花容月貌、卻不以資色待價而沽,只一心守著自己所愛的窮小子,就算水裡火裡地掙扎求生,亦甘之如飴。

莫道貧賤夫妻百事哀,莫道落葉添薪仰古槐,彼此相攜相守,吃上飯的法子總還是能尋到的。

“姚娘子,讓胭脂帶你去看蝦塘,俺去生灶、炊飯,胭脂月份太大了,彎不下腰去,俺心疼她。”王犁刀道。

姚歡抿嘴,將這猝不及防的一口狗糧愉快地嚥了,跟著胭脂去看小龍蝦。

小小的泥塘,水平如鏡,倒映著天光雲影。

塘雖只一兩分大,卻種有不少菖蒲,碧綠茁壯,被正午陽光曬得油亮油亮的,勃勃生機愛煞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師母她善良又疼人

黎青燃

年代之時光慢

小二不才

觀一方奼紫嫣紅

一小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