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入彀的曾緯(下),大宋清歡,空谷流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像政事堂裡真正拍擺的,其實只有一人。

……

月令的提醒,對姚歡來講,是最好的銷愁劑。

四郎忿忿鬱郁又無可奈何的面容,來吃早點的低階朝臣們對於旌表匾額的喧沸議論,聞訊趕來的姨母震驚又轉為安慰的話語,在她眼前、耳畔、心頭沒壓得幾日,就隨著立秋節氣的到來,而不得不彌散了。

姚歡現在是一半小買賣人、一半在地裡刨食之人,她深知,自己因一塊飛來橫匾對未來情路的惶然無措,必須讓位給眼前的謀生計劃。

公田的兩稅是免了,但雜稅和僱傭流民的工錢,沒免。店鋪的住稅是免了,但租金的壓力怎好悉數扔給李、徐兩位娘子。

姚歡正惦記著開封縣水田裡的收成時,王犁刀大兄弟,興高采烈地駕著他的騾車進城了。

車上除了坐著他渾家——那花容月貌、正奶著娃的胭脂外,還裝了五六個平時裝馬料的大竹筐。

王犁刀一面扛了一筐撂在地上,一面道:“姚娘子,這是一畝地上出來的蝦,大夥兒先讓我運來給你過過目。”

“哈,比春時的個頭翻了倍,有多少斤?”姚歡十分驚喜。

王犁刀道:“兩百來斤吧。這是錢家的。錢大郎到底喝過幾天墨水,做事頗有章法。他那兩畝泥塘的幼桑,端午前看著茂盛起來,他便吩咐他娘子趕緊買蠶種。掐些葉子餵了一個月,蠶正好吐絲結繭。他兩公婆將蠶沙、蠶蛹都曬乾碾碎了,撒到塘裡頭。不過就大半個月的工夫,鰲蝦的個頭又壯實了不少。”

“哦,那稻穀呢?”

“稻穀掛穗也湊合。郭縣丞心細如髮,當初就叮囑,說是開封不比江南,初霜早。錢大郎他們自河北來,果然記起淳化年間,河北種過晚稻,不想遭遇初霜,不能成實。故而吾等水塘裡,種的是早稻,眼瞅著可以收了。”

姚歡聞言,對於古人的本事讚歎不已。

自己其實也是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對於桑、稻、蝦共養只有理論,沒有實戰本事。

倒是這些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人和地方能吏,才是無師自通的真人才,才是永遠處於貧窮與飢餓中的封建王朝的救星!

醉心於內廷與外朝的各種政治鬥爭的男男女女,在真正創造糧食、畜產與布帛的勞動者面前,顯得那麼卑劣與可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